花蓮中正國小

来自删除百科
本条目“花蓮中正國小”在中文维基百科已被删除其它版本),这是一个删除前的存档副本
Wangxuan8331800删除了花蓮中正國小,理由是:
[[WP:CSD#G11|CSD G11]]:明顯的[[WP:SOAP|廣告宣傳]]頁面,或只有相关人物或團體的聯繫方法的页面。
这个理由未必准确 (为什么?)

本条目共存留0天:

  • 创建于:2012-11-11
  • 删除于:2012-11-11
  • 贡献者:2
  • 编辑:2
  • 浏览:无数据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Alert icon 建议删除本条目

本条目被标记为快速删除。理由是: 明顯的廣告宣傳頁面,或只有相关人物或團體的聯繫方法的页面。(CSD G11

學校基本資料介紹

中正國小創校於民國四十五年九月,是台灣光復後花蓮市區除原有的明禮、明義、明廉、明恥外第一所成立的國小,首任校長為王朝梅,家長會長為葉祐庚,學校、社區,全體師生及家長大家皆能共體創校惟艱,胼手胝足,努力經營,四十九年來校務蒸蒸日上。學校規模由創校之初的九位教職員、九個班級、三百四十四名學生,遽於五十年及五十七年先後設立千石(今忠孝)、信義兩所分校及至獨立,發展至一百二十幾位教職員工、七十個班級,學生兩千多名,是莘莘學子學習和生活的樂園。 目前因為中原國小獨立,精簡至八十位左右的教職員工、四十多個班級,學生一千多名。這樣的規模對於建立優質精緻化教學有正面幫助。

本校因位於市區,教室在學生不斷成長下不敷所需,前校長劉興水自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到任後乃積極爭取籌設中原分校,民國八十九年佔地五公頃多的中原分校以一億六千萬經費興建完成,本校美術班、啟智班、幼稚園同時遷往分校。中原分校旁之文中三預定地則同時興建體育設施,提供給本校師生及社區民眾使用。

       本校原活動中心於八十七年度的中央補助經費中,由前教育局莊局長三修先生大力支持下編列預算,得以改建成大型學生活動場所,室內游泳池亦於九十一年以ROT模式發包,九十三學年度正式啟用,提供學生最佳的學習環境及社區民眾休閒活動之場所。

經過多年的健全發展,成立迄今六年的中原分校獲本縣教育局同意,已於九十四學年度從原中正國小的體制內獨立成為花蓮縣中原國民小學,首任校長為原服務於花蓮縣西寶國小的黃慶茂校長,部份本校具豐富行政與教學經驗,以及服務熱忱之教師,由本校調任至中原國小,投入嶄新的教育環境,在新任校長所領導的教育專業團隊之努力下,將使中原分校更加成長茁壯,帶給學童理想的學習環境。

前任校長鮑明鈞,於民國九十九年八月到任,鮑校長的教育理念為"讓學童在安定、安全、和諧 與相互尊重的環境下學習成長",他以其豐富的行政領導經驗及宏觀、遠見的治校理念,以建設『中正』優質的教育環境與提升教學品質為目標,領導全校師生共同朝向「健康、卓越、和諧、責任」的願景邁進。鮑校長因治校功績卓越,於一百零一年五月由縣長拔擢為環保局長。

中正國小在中原分校獨立之後,整體架構亦趨精緻,在教育理念及實務的推動上仍將秉持多年經驗累積的優良傳統,並適迎教育改革之時代需求,在急速變遽的社會潮流中,以穩健的腳步、踏實的態度、多元的視野及積極的行動等觀點,在校長、全體教職員工以及熱心關注教育的家長們同心協力貢獻所能下,相信必能營造出最優質的教育環境並培育無數活潑健康、負責進取的國家棟樑

中正國小校史

45.9. 奉准設立,並命名為「中正國民學校」。 49.9. 設立自立幼稚班兩班。 50.8. 設立千石分校。 52.8. 千石分校獨立為「忠孝國校」。 54.8. 設立信義分校。 57.8. 信義分校獨立為「信義國小」。 57.8. 校名改稱為「中正國民小學」。 62.10 成立輕重度智能不足兒童兩班。 74.8. 設立「美術教育實驗班」。 74.8. 改輕重度智能不足兒童兩班,為「中重度啟智班及輕度啟智班」 77.8. 將美術教育實驗班更名為「美術教育班」。 78.8. 奉准設立四班幼稚班。 84.9. 奉准籌設中原分校。 85.4. 擴大舉行慶祝建校四十週年運動大會。 88.8. 新設活動中心、午餐廚房。 89.8. 分校收一年級新生兩班。 90.8. 分校收一年級新生兩班。 91.8. 分校再收一年級新生兩班。(現分校普通班一至三年級各兩班) 92.8. 分校再收一年級新生兩班。(現分校普通班一至四年級各兩班) 94.8 中原分校獨立為「中原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