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

来自删除百科
本条目“臺灣原住民人物列表”在中文维基百科已被删除其它版本),这是一个删除前的存档副本

本条目共存留566天:

  • 创建于:2021-08-19
  • 删除于:2023-03-08
  • 贡献者:78
  • 编辑:158
  • 浏览:134236(不包括bot和爬虫)

存留期间浏览量统计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Alert icon 建议删除本条目

本条目在2023/02/03提交删除。理由是:“收錄範圍明顯過大,不符WP:格式手冊/列表

本列表是關於具有臺灣原住民身分的著名人物。另,關於具有臺灣原住民身分的著名音樂界人物,請參見「臺灣原住民音樂界人物列表」。

排灣族

政治人物

  • 曾華德Tjivuluan/集福祿萬):第一位原住民族國策顧問,曾任台灣省議員、立法委員、福建省政府秘書長。
  • 簡東明Uliw Qaljupayare):曾任立法委員。
  • 華加志Tjaravak/達拉瓦克):曾任台灣省議員、立法委員、國策顧問。
  • 林天生
  • 華愛塔里古•普家儒漾

商界

軍事將領

文學


學術界

  • 郭李宗文: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教育學博士,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曾任國立臺東大學學務長、通識中心主任、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
  • 樂鍇·祿璞崚岸(Ljegeay Rupeljengan):排灣族,美國曼菲斯大學地震研究與資訊中心博士,知名地震學家,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 潘裕豐:教育學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特殊教育中心主任,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總務處副總務長,環境安全中心主任。
  • 童春發:日本國際基督大學比較文化學博士,曾任玉山神學院院長、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 高德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曾任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
  • 尤天鳴: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美和科技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美和科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前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 高瑋蘋成功大学公共衛生學碩士。

教育界

體育界

藝術家

醫界

  • 華義順:前台灣省醫師公會理事,為杜聰明博士的學生,第一位排灣族西醫一般生,排灣族醫生服務原鄉長達50年。
  • 徐超斌台東縣達仁鄉衛生室主任,排灣族醫生,被譽為「台灣史懷哲」。
  • 曾智仁:屏東縣衛生局瑪家衛生所主任,排灣族醫生。
  • 陳家豪:台東縣衛生局蘭嶼衛生所主任,排灣族醫生。
  • 田知學:台北市振興醫院急診室主任,布農族醫生。電視媒體衛教、推廣AED+CPR、常為急診醫護和原住民健康不平等發聲。


演藝界

阿美族

運動類

  • 十項全能
  • 田徑運動
    • 田阿妹:女子短跑運動員,1946年出生於花蓮光復鄉的著名女子選手,1960年代起多次包辦省運會短距離項目金牌,更在1966年曼谷亞運以女子100公尺第五名,4x100公尺接力銀牌的佳績,同時也是1968年墨西哥奧運田徑國手。
    • 楊俊瀚:男子短跑選手,是台灣罕見的短跑奇才,有「台灣最速男」稱號,2017年不僅在亞錦賽200公尺為台灣奪下有史以來第一面金牌,更於台北世大賽100公尺衝出金牌,為台灣史上第一人。
    • 張貿捷:2021年PU怒吼賽跑冠軍得主
    • 陳傑:男子跨欄選手,2017年亞洲田徑賽及台北世大運400公尺跨欄銀牌,在全大運八年共奪22金,設下瘋狂的「陳傑障礙」。
    • 羅佩琳:女子400公尺跨欄選手,有跨欄美少女之稱,四次全大運金牌得主,106年代表台東縣全運會再度連霸奪得金牌並打破大會紀錄,是位非常傑出的女子400公尺跨欄選手。
    • 謝喜恩:女子100公尺跨欄選手,有田徑美少女之稱,2016、2017年全運會代表花蓮縣100公尺跨欄連霸金牌得主。

藝人、歌手

「天生歌姬」A-Lin,女歌手。

政治人物

教育界人物

  • 吳明義玉山神學院前院長。曾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阿美語族語教師。於2014年出版《阿美族語辭典》。
  • 李昱叡豐榮阿美族,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博士(體育行政與運動管理領域)。出版“海洋運動概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傑出校友。90年高考三級及格。教育部公費留學生。教育部優秀公務人員。現任教育部體育署科長。國立體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黃榮山:花蓮豐濱鄉阿美族。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副教授。
  • 蔡中涵:台灣原住民族教授學會 理事長 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
  • 巴奈·母路:薄薄部落,中國福建師範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 石忠山:太巴塱部落,德國海德堡大學政治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林素珍:長光部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周惠民:台東長濱鄉阿美族。原文會第二屆董事長。美國馬里蘭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中研院首位原住民籍研究人員。[2][3]
  • 葉燕妮:原文會第三屆董事長。留日聲樂碩士。

文學、電影、劇場

其他人物

  • 李光輝:日本名中村輝夫;族名史尼育唔Suniuo臺籍日本兵,戰時與部隊失聯,躲藏於印尼叢林生活達31年,至1974才被發現,並於1975年1月8日回到臺灣。
  • 馬亨亨:族名Mahengheng,近代知名的馬蘭阿美族頭目,對阿美族現代化和生存有極大貢獻。

賽德克族

卑南族

歌手、演藝人士

「華語流行樂壇天后」張惠妹
  • 陸森寶Baliwakesi/巴利瓦克斯):致力於創作卑南歌謠,素有「卑南族音樂之父」之美稱。
  • 張惠妹Kulilay Amit/古歷來.阿密特):華語流行樂壇天后級歌手。
  • 張惠春Kulilay Saya):演員、歌手,張惠妹的親妹妹,曾榮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
  • 林清美高山舞集舞團創立者兼團長,致力於南王卑南語族語復振運動項目。
  • 劉笙彙:國際知名搖滾樂團閃靈樂團吉他手。
  • 昊恩:創作歌手。昊恩為紀曉君表舅。曾創作蜥蜴Tan-kan-ka-lan一曲,獲原創音樂大獎原住民語組首獎。
  • 紀家盈Auli Blubluone):歌手。藝名「家家」,紀曉君妹妹。
  • 紀曉君Samingad Blubluone):得第11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 陳建年Purdur):陸森寶的外孫。第11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最佳作曲人獎,第18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第20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第一位獲得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人的警察歌手。
  • 黃美珍:歌手,曾參加超級星光大道II。
  • 胡德夫:被譽為「台灣民歌之父」,原運成員,孫大川的表哥,父為卑南族,母為排灣族。
  • 江明娟:歌手,曾參加超級偶像I。
  • 陳明仁:歌手,北原山貓成員。
  • 高田:曾參加五燈獎五度五關,目前為東華大學族語教師。
  • 林豪勳Yishao/一沙鷗):致力於卑南族傳統音樂、文史工作,曾獲象徵殘障人士最高成就「金毅獎」殊榮。
  • 呂建中(英文名:TANK):台灣原住民歌手
  • 陳惠琴:南王三姊妹團員之一,在第20屆金曲獎獲得最佳演唱組合
  • 李諭芹:南王三姊妹團員之一,在第20屆金曲獎獲得最佳演唱組合
  • 徐美花:南王三姊妹團員之一,在第20屆金曲獎獲得最佳演唱組合
  • 林蕙瑛:下賓朗部落,Pinaski青少年文化樂舞團團長及台東高商原舞社社團指導老師。
  • 桑布伊(Sangpuy Katatepan Mavaliyw):卑南語歌手,第24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演唱人。
  • 巴奈·庫穗Panai Kusui):創作歌手
  • 陳錦勝Mavaliw):卡地布部落知本部落。MATZKA樂團、圖騰樂團的鼓手。這二個樂團都拿到海洋大賞,可說是海洋音樂祭的傳奇。
  • 汪裕修:(Nawan)卡地布部落知本部落。MATZKA樂團貝斯手,曾擔任黑孩子(Black children)樂團團長。

體育界

政治界

宗教界

文學

  • 孫大川Paelabang danapan/巴厄拉邦):作家,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副院長。
  • 林志興阿吉拉賽):任職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
  • 巴代(漢名:林二郎):作家。
  • 董恕明:中文系所學者。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卑南族。
  • 馬翊航:詩人。
  • 董恕明:台東大學教授,原住民文學研究者,詩人。

鄒族

政治

  • 高一生Uyongu Yata'uyungana/吾雍.雅達烏猶卡那):日治時期警察、蕃童教育所教師、首任吳鳳鄉(今阿里山鄉)鄉長、音樂家,為阿里山鄒族經濟發展、教育、傳統文化保存與現代化重要推手。
  • 湯守仁(湯川一丸)(Yapasuyongʉ Yulunana/雅巴斯勇.優路拿納):關東軍少尉,中華民國少校,領導參與二二八事件,於1954年慘遭中國國民黨政權殺害,是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嘉義縣議員湯進賢之父。
  • 杜孝生博尤特士庫):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專班畢業,為鄒族第一位西醫,嘉義縣第一屆議員,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歌手杜銘哲之父。
  • 浦忠成Pasuya ’e Poiconʉ/巴蘇亞·博伊哲努):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曾任考試院第十一屆考試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運動

演藝娛樂

藝術家

其他

  • 湯英伸:因遭歧視而犯案的最年輕死刑犯。
  • 汪明輝:鄒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原民會政務副主委,台師大地理系副教授。

達悟族

  • 郭健平夏曼·夫阿原):知識青年,蘭嶼文化工作者,致力於蘭嶼文化保存、蘭嶼自治及反核運動。
  • 夏曼·藍波安:作家。擅長以散文小說呈現族人的生活與文化,同時具有原住民文學海洋文學的特色。代表作品包括:《八代灣的神話》、《冷海情深》、《黑色的翅膀》、《海浪的記憶》等。
  •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作家。
  • 董瑪女:文史工作者,任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周莉文:超級星光大道七踢館者。
  • 夏本‧嘎那恩Xiaben Ganaen):蘭嶼耆老,前台東縣議員,現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 瑪拉歐斯:(漢名鍾啟福)第一個就讀台北醫學院的蘭嶼青年、蘭嶼鄉公所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祕書、TVBS電視台的首位原住民籍記者和編導,多位原住民立委助理和國會辦公室主任、東森時期原民台的創台台長、公視原民台的節目部經理、行銷部經理。財團法人原住民文化事業基金會第三屆董事兼代理董事長。暫別台北媒體圈,回蘭嶼五年,擔任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五年前帶著「我是蘭嶼島的達悟族。」自豪的認同感,捨棄已經經營二十年的媒體工作,投身蘭恩文教基金提升計畫,堅持為守護達悟文化而努力,使孩童有更好的教育環境、老年人有更完善的社會福利、年輕人能返鄉就業,共創文化永續傳承的希望,近年來繼續強化蘭恩,延展將近四十年在地組織的角色。持續推動幼兒園、文物館、廣播電台、傳統建築的再活化、著重語言文化傳承、心靈信仰傳揚、文化教育推廣、藝術文創培育。並以自主自立精神營運蘭恩,透過社會企業的理念,落實公益文教目標,用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布農族

政治

  • 拉荷·阿雷:率領族人抗日十多年的英雄。
  • 林清水:1908-1993創建古努安部落(馬遠部落)。曾任馬遠村村長、萬榮鄉鄉長。
  • 呂必賢:東台灣布農八部合音推動者,教育家,現任花蓮縣議員、卓溪鄉鄉長。

歌手、演藝人員

藝術家

  • 依法兒瑪琳奇那(Ival Malincinan):旅居澳洲畫家,插畫家,通布農,中,英,日語,目前就讀澳洲新英格蘭大學研究所

體育界

學界、教育界

  • 江冠榮:家鄉為台灣花蓮馬遠村。原住民族布農族第一位獲選國家級獎章國家青年國際參與獎章,南島民族建築學者,目前於北京清華大學。並出版《[ 雲端上消失的獵人:再現八通關布農族的聚落原貌與遷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尤哈尼‧依斯卡卡夫特Youhani Yisikakafute):原運領袖。曾任行政原住民主任委員,玉山神學院教授。
  • 林秋玲:居住法國的布農族,新時代心靈治療師。
  • 亞磊絲·泰吉華坦:天才兒童教育家,兩岸專欄作家,演說家、劇作家,台灣原住民文創先驅推手,Yahoo部落格名人,擅長策畫國際活動行銷台灣原住民各族文化。
  • 馬彼得:南投地區布農八部合音傳承教育者,曾率領布農兒童合唱團在兩岸及國際多場演出。
  • 林淵源:台灣生態學者研究高山最倚重的國家公園導覽人。
  • 魯瑪夫·達瑪畢瑪,於「WIRI世界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及「WIRI邊境地區關懷救助團隊」兩個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工。在跨文化宣教研究領域表現突出,研究論文多次受到中央機關獎勵褒揚,並於長期專注有關少數民族宣教,也是基督教論壇報長期合作撰寫跨文化宣教專題報導優秀作家。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以少數民族宣教的實務問題為探討對象,提出務實的議題及觀點。愛心關懷救助團隊深入中國汶川大地震、臺灣八八風災、日本大海嘯,以及亞洲邊境難民地區人道救援及愛心關顧,各項人道援助事工迄今皆廣受民間和政府褒揚,以及媒體的肯定。出版了《山信雨恩-少數民族宣教實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專書。
  • 田知學:急診室醫師及童書作家。第一位通過美國醫師執照、具申請美國住院醫師資格之台灣原住民。
  • 海樹兒·犮剌拉菲: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兼任助理教授,長期研究布農族歷史文化。著有《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palihabasan:布農族神話傳說及其彙編》等著作。
  • 田知恆:田有宏的爸爸
  • 辜雯華:南投縣布農族卓社群,企業管理博士。專長經營管理策略及經營模式、族群及藝文產業。曾任原民局長、文化局副局長,是少數行政及學識資歷兼具的原住民女性。

文學

  • 甘炤文
  • 霍斯陸曼伐伐Huosilumanfafa,漢名:王新民):已故作家,生前致力於記載細膩呈現原住民文,化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大獎。
  • 卜袞‧伊斯瑪哈單(林聖賢):部落文學作家,曾任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布農族專門委員
  • 田哲益(達西烏拉丸比瑪):文學作家
  • 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部落醫師,文學作家
  • 乜寇‧索克魯曼(全振榮):小說作家,東谷沙飛傳奇的作者
  • 沙力浪‧達凱斯茀萊藍(趙聰義):中平部落,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詩人,2000、2001、2011、2013、2015年原住民文學獎,2008、2011年花蓮縣文學獎,2011、2013年教育部族語文學獎。著有《笛娜的話》、《部落的燈火》《祖居地‧部落‧人》等,現為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負責人。[4]
  • 田知學:急診室醫師,第一套有關原住民文化系列童書「布農族.法莉絲」作者。
  • 阿不思(伍聖馨):詩人。

泰雅族

歌手、演藝、體育界人員

藝文界

  • 雲力思因卡美明):作家、歌手、教師。生於新竹尖石鄉部落。
  • 游霸士‧撓給赫田敏忠):作家。生於澤敖利北勢八社薩衣亞天狗部落(苗栗縣泰安鄉梅園村)。
  • 瓦歷斯·諾幹Walisi Nogan):作家。台中市和平區雙崎部落泰雅族人。
  • 里慕伊‧阿紀曾修媚):作家。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嘉樂排部落。
  • 啟明‧拉瓦趙啟明):作家,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學創作之外,還從事人類學考古研究。
  • 娃利斯‧羅干王捷茹)作家,擔任牧師。
  • 得木‧阿漾李永松):作家。國文教師。
  • 麗依京‧尤瑪:作家。
  • 馬紹‧阿紀:作家。
  • 多馬斯:作家。
  • 悠蘭‧多又:作家
  • 劉新仁:攝影家。獲 Panoramio-1st Prize - Scenery - September 2010,全球攝影首獎。從事科技業,並擔任臺中市部落大學講師。

軍事將領

政治

賽夏族

  • 夏錦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秘書。
  • 根誌優:知名原住民主持人。
  • 潘三妹:南庄鄉賽夏族編織達人。
  • 夏麗玲舞蓋 ‧阿道嗨亞萬):新竹縣五峰鄉人,原民臺族語新聞主播。
  • 朱耀宗:前北賽夏族長老、矮靈祭主祭,並為中研院胡台麗教授從事賽夏族研究之重要文化報導人(key cultural consultants)。
  • 日宏煜: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 根阿盛Yitidaousuo/伊替達歐索),作家。
  • 潘秋榮Yide Adao/伊德‧阿道):作家,曾任賽夏族文物館館長,現任縣議員。
  • 趙正貴(Dayisi Aoubei/達依司‧阿歐貝),作家、教師、文史工作者。
  • 依替達歐索:作家。
  • 絲大尾:日治時期南庄鄉賽夏族頭目

魯凱族

國防軍事界

政治界

演藝界

撒奇萊雅族

  • Kumud Pazik(古穆德·巴吉克):西元1878年達固湖灣戰役領袖,抵抗清軍入侵奇萊平原,被清軍凌遲而犧牲,後世族人追諡為火神,2006年恢復舉辦火神祭。
  • Icep Kanasaw(伊潔·卡娜少):大頭目古穆德·巴吉克之妻,隨大頭目被清軍處死,後世族人追諡為火神太。
  • 李來旺Tiway Tuku o Sayun/帝瓦伊·撒耘):已故前太巴塱國小校長,任內使太巴塱國小成為第一個以原住民名稱命名的國小。1990年整合族人祭祀撒奇萊雅族祖靈,啟蒙並倡議正名運動。2000年獲選天下雜誌為影響台灣的200人之一,在地方有原住民之父尊稱。
  • 徐成丸:新族群運動總指揮,帶領族人於2007年正名,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13族,撒奇萊雅族自治委員會首任委員長,火神祭首任主祭。
  • 楊仁煌:前蒙藏委員會主任秘書、前省政府委員、前國大代表,現任考試院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專任委員。
  • 李秀蘭Lisin Cudad o Huysin/李信‧書達):小學教師、作家。曾獲2012年台灣文學獎金典獎、2013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原住民族文學獎等。
  • Yiyang Tiway o Sayun(伊央撒耘):國立台灣大學農化學博士。第一、二屆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族群代表。第三、四屆行政院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委員會族群委員。
  • Tuku Tiway o Sayun(督固撒耘):國立台灣大學工學碩士,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副處長、代理處長,大漢技術學院講師,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 洪清一: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曾任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長。
  • Mayaw Kilang(陳俊男):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國立史前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 Siku Sawmah(吳秀梅):國立東華大學碩士、湛賞藝術工作坊負責人,為知名原住民族服裝設計師,籌畫考證並設計製作完成撒奇萊雅族民族服飾。
  • Balaw Bakah(宋德讓):國小主任退休、財團法人帝瓦伊撒耘基金會第1-4任董事長、曾任水璉部落頭目、花蓮縣政府原住民族語言文化諮詢委員、知名原住民童玩製作專家。
  • Sayun Bulaw(撒韵武荖):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財團法人帝瓦伊撒耘基金會第1至4任董事、祝禱司8年資歷、正名後首位升任祭師之祝禱司。
  • 奴娃旦歐·辜木(黃金文):曾任國福里里長,首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專任委員,撒奇萊雅族自治委員會第二任委員長,火神祭主祭。
  • 高碧霞:國立東華大學碩士,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專任委員,教育電台部落向前行主播。
  • 黃美珍(撒奇萊雅族委員):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專任委員。
  • 黃德勇:花蓮市撒固兒部落頭目、花蓮市總頭目、原住民族委員會撒奇萊雅族專任委員、花蓮市國福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 Dungy Sela(嚴苡嘉):財團法人花蓮縣帝瓦伊撒耘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撒奇萊雅族協會理事長、撒奇萊雅族藍領祭師。
  • 馬志翔Umin Boya):演員,導演
  • 曾聖光Diway):士兵,第一位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戰爭陣亡於烏克蘭的台灣籍志願兵。

西拉雅族

拍瀑拉族

巴宰族

  • 潘金玉:已故巴宰族長老、語言復興運動學家,世界上最後一位精通巴宰語的母語使用者。
  • 王潘美玉:使用族語作詩,〈憶祖歌謠〉獲得教育部98年度族語創作獎新詩組佳作。
  • 潘英傑:〈我從山中來〉獲得教育部98年度族語散文創作優選。
  • 潘英寬:〈勇敢的呐喊〉獲得教育部98年度族語新詩創作優選。
  • 潘翰聲:前台灣綠黨召集人,前樹黨政策長。
  • 陳明通: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前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局長。
  • 潘俊佳:嘎嘎,前MP魔幻力量主唱,

太魯閣族

噶瑪蘭族

道卡斯族

  • 衛阿貴:清代竹東地區早期開發領導者。
  • 林武力:清代大甲西社事件,重要抗清領導人物。
  • 劉政鴻:前任苗栗縣長。
  • 紀政:亞洲女子第一位在國際田徑賽事短跑中獲獎的運動選手,最著名的事跡是:她在女子田徑一百公尺決賽,以11秒整(10:98)刷新亞洲女選手紀錄。她的成就至今無人能及。其爆發力堪稱亞洲第一。
  • 錢鴻鈞:任教於真理大學台文系。專門研究鍾肇政,並致力推動客語文、客家文化。
  • 簡史朗:埔里地方文史工作者。 邵族研究者,致力於研究邵族語言文化復振工作,「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
  • 于美人:台灣知名主持人,苗栗新港社道卡斯族1/4混血。
  • 洪榮宏:台灣知名台語歌手,洪敬堯、洪榮良之兄,苗栗新港社道卡斯族1/4混血。
  • 洪敬堯:,台灣華語流行音樂男歌手、作曲家、編曲家、音樂製作人、鋼琴演奏家,其兄台灣知名台語歌手洪榮宏、其弟為台灣知名的節目製作人及電影導演洪榮良,為苗栗新港社道卡斯族1/4混血。
  • 洪榮良:台灣知名的節目製作人及電影導演,其兄台灣知名台語歌手洪榮宏、台灣華語流行音樂男歌手洪敬堯,苗栗新港社道卡斯族1/4混血。
  • 潘玉嬌:文化部授證「人間國寶」,台灣戰後第一代亂彈童伶。
  • 王商益Kaisanan Ahuan):中部平埔族群青年聯盟成員,首位道卡斯語文學獲獎作家,歌手。
  • 潘忠政: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
  • 卓介卓霧亞生:清朝吞霄社事變,重要抗清領導人物。
  • 劉秋雲Kala):道卡斯族語言文化工作者。
  • 潘常武:台灣重要的民間古生物學與考古學工作者與化石研究者。身為業餘考古學研究者,雖然學歷僅有小學畢業,他參與考古發掘工作40餘年,重要的成就包含左鎮人遺骸的發現,以及在十三行遺址的發掘工作。

馬卡道族

卡那卡那富族

拉阿魯哇族

邵族

  • 石阿松(1923-2017年2月7日):邵族長老,文化復興運動家、邵語語言學家。
  • 毛信孝:又稱毛王爺,已故知名日月潭觀光發展業者。
  • Panu Lhkapamumu 巴努.嘎巴暮暮:漢名毛隆昌,引領邵族正名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族。參與1980年代原住民族還我土地運動,曾任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第四任會長、邵族文化發展協會創會會長,連任6年邵族民族議會議長。
  • 瑪蓋丹·石卡達法度:歌手
  • Mani Lhkapamumu毛喬慧: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邵族專任委員

大武壠族(大滿族)

  • 王天路:國寶級工藝師,來自高雄市甲仙區舊小林村,2008 年過世。
  • 潘萬金(1932年3月28日-2021年5月4日):花蓮富里大庄部落大武壠族,「臺灣平埔原住民協會」創會會員暨「花蓮縣富里鄉平埔協會」創會理事長,長期推動平埔族群復名運動,有豐富民族知識,對東部地區平埔族群歷史與遷移史及在地儀式等知識知之甚詳,是許多研究者的報導人,獲頒 2021 年「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原住民智慧耆老獎。[13]
  • 李文瑞:國內專營部落旅遊 20 年之瘋馬旅行社總經理,來自花蓮高寮
  • 孫業琪:原民植物纖維研究暨工藝師,來自臺南六重溪

洪雅族

凱達格蘭族

巴賽族

  • 潘氏腰:(1867年-?)日本統治時期貢寮庄新社(舊稱三貂社)巴賽族耆老,1936年協助語言學者石坂莊作記錄約1,000餘巴賽語字彙及採錄三首祭歌。
  • 潘耀璋:(1934年-2008年)基隆市仁愛國小退休主任,前台北縣凱達格蘭族協會會長,凱達格蘭族(巴賽族)文化復振運動家。[14]
  • 李宗盛(1958年-):臺灣知名音樂製作人、詞曲作家、歌手,出生於台北北投,母親為巴賽族後裔,北投社耆老潘慧耀為其親舅舅。

雷朗族

龜崙族

  • 臺灣知名旅美棒球選手:陳威宏
  • 乾隆年間,協助官府開闢桃園境內官道的龜崙社頭人:武郎
  • 清末至日治初期的龜崙社頭目:永媽隆

哆囉美遠族

噶哈巫族

  • 蕭愛蓮(1950-2016):已故噶哈巫文教協會總幹事,噶哈巫語、文化復興運動推行者。
  • 潘永歷Tun Kunay):噶哈巫族長老,噶哈巫語母語使用者、語言教材編撰者。
  • 潘正浩Bauke Dai'i):噶哈巫族母語保存、正名運動推行者。

巴布薩族

  • 乃俊廷:東螺社裔、中部平埔族群聯盟代表。
  • 蕭竹均:半線社裔、教育部課程審議會審議大會委員。

猴猴族

箕模族

參考文獻

  1. 存档副本.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2. 蔡宗翰. 中研院首位原住民研究員 創台灣歷史新頁. 中華人權協會. 中華人權協會. 2006-08-08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3. zermezerman/朗嘎魯. 阿美周惠民 任原文會董事長. 原視 TITV. 2012-11-26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3). 
  4. 存档副本.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5. 5.0 5.1 《台灣巨砲陳金鋒》第一章[永久失效連結]
  6. 趙慧琳, 《大肚城,歸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印刻出版, 2013/12/09
  7. 超會唱的原民歌手 人氣比一比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8-21., 聯合報, 2015-09-16
  8. 平埔詩歌》Jolin 也是拍瀑拉後裔[永久失效連結], 聯合報, 2008.05.05
  9. 有立體五官又會表演! 這5位大明星都有原住民血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Ttoday, 2016年02月13日
  10. YouTube上的Jolin 蔡依林為南大戲劇系學製《大肚王傳奇》加油!, 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2013年5月5日
  11. 謝宗修(Buya Batu)著,"噶瑪蘭語言的巧與妙",師大書苑,2010-10,p.50. ISBN 978-957-496-685-1
  12.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065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臺灣原住民族日~花蓮東華大學恭賀兩位原住民耆老潘萬金、嚴玉英獲得國際榮譽!. 東台灣新聞網. 2021-07-31 [2021-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中文). 
  14. 三貂社潘家從祖先起源地出發"[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