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吸附

来自删除百科
本条目“物理吸附”在中文维基百科已被删除其它版本),这是一个删除前的存档副本
乌拉跨氪删除了物理吸附,理由是:
[[WP:CSD#G11|G11]]: 广告或宣传 ([[WP:TW|TW]])
这个理由未必准确 (为什么?)

本条目共存留0天:

  • 创建于:2013-10-21
  • 删除于:2013-10-21
  • 贡献者:2
  • 编辑:3
  • 浏览:无数据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Alert icon 建议删除本条目

本条目被标记为快速删除。理由是: 明顯的廣告宣傳頁面,或只有相关人物或團體的聯繫方法的页面。(CSD G11

简介:
物理吸附也称范德华吸附,它是由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间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称作范德华力。由于范德华力存在于任何两分子间,所以物理吸附可以发生在任何固体表面上。吸附剂表面的分子由于作用力没有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力场来吸引吸附质,由于它是分子间的吸力所引起的吸附,所以结合力较弱,吸附热较小,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较快。被吸附物质也较容易解吸出来,所以物理吸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如:活性炭对许多气体的吸附,被吸附的气体很容易解脱出来而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同一物质,可能在低温下进行物理吸附而在高温下为化学吸附,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吸附作用的大小跟吸附剂的性质和表面的大小、吸附质的性质和浓度的大小、温度的高低等密切相关。如活性炭的表面积很大,吸附作用强;活性炭易吸附]沸点高的气体,难吸附沸点低的气体。
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原子或分子间以物理力进行的吸附作用。这种物理力是范德瓦耳斯力,它包括色散力、静电力和诱导力。对于极性不大的吸附质和吸附剂,色散力在物理吸附中起主要作用。当极性分子与带静电荷的吸附剂表面相互作用,或因吸附质与吸附剂表面分子作用,使二者的电子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偶极矩时,定向力和诱导力在物理吸附中也有重要作用。有时吸附质分子与吸附剂表面以形成氢键的形式发生物理吸附。
麦克默瑞提克相关产品:三站全功能型多用吸附仪3Flex、研究级超高性能全自动气体吸附系统ASAP 2020系列、流动气体法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Flowsorb III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