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娜
本条目“娃娜”在中文维基百科已被删除(其它版本),这是一个删除前的存档副本。
Shizhao删除了娃娜,理由是:
内容为:'{{Notability|time=2008-02-16T19:42:12+00:00}}<!-- 本调用由 {{subst:Notability/auto}} 自动产生。 --> {{Cleanup |time=2008-02-16T19:42:12+00:00 }}<!-- 本调用由 {{subst:Cleanup/auto}} 自动产生。 --> '''娃娜''',出生...'。 这个理由未必准确 (为什么?)
| ||||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 ![]() |
娃娜,出生及成長於香港,著名的澳門東亞大學(現澳門大學)修讀中國文史,獲文學士學位。曾任報章雜誌人物專訪/專題記者及副編輯,又在香港亞洲電視任職資料搜集及撰稿。於1992年浪遊歐洲幾個月,其間替報紙撰寫有關該旅程之專欄,刋出逾兩年。之後她開始寫詩及小說,作品曾於報章發表。作品分別在台灣及香港出版。作品題材與形式多樣,有寫香港如小說<<生活在真實中>>、<<紅白藍>>及<<午間的月亮‧午夜的太陽>>,有寫中國如詩<<佤族情歌>>,有寫南斯拉夫內戰小說如<<裏與外>>,有寫沙漠如詩<<沙漠之歌>>,有寫希臘如詩<<少女門廊>>,有寫歷史人物如詩<<阿歷山大帝之墮入愛河>>,有寫熱帶雨林如詩<<堅果樹>>,有寫意大利如詩<<360度全景>>、<<天台>>等等。<<生活在真實中>>(在台灣著名的時報文化出版)曾被評為五星級作品。她是香港新浪潮及作品具影響力詩人、作家及編劇秦天南學生。
她是第一個提倡: 寫作上所有的門都是敞開的,文學的門是敞開的,作家的門是敞開的,多麼海闊天空! 故此,她網站首頁亦用門來比喻。
<<紅白藍>>她是第一個以紅白藍寓三色回鄉袋命名、根植香港情懷的小說作品。
所有作品均存於她個人網站供人瀏覽閱讀 http://wala.us
作品
- (1) 生活在真實中(小說) 完成年份:1994
時報文化出版 書系 : 紅小說 類型 : 小說 出版年份: 1995 出版地 : 台灣 出版冊數: 一萬 ISBN 957-13-1574-5 (857)
- (2) 紅白藍 (小說) 完成年份:1995
橄欖樹出版 類型 : 小說 出版年份: 1996 出版地 : 香港 出版冊數: 二千 ISBN 962-8175-02-5
- (3) 裏與外 (小說) 完成年份:1996
橄欖樹出版 類型 : 小說 出版年份: 1996 出版地 : 香港 出版冊數: 二千 ISBN 962-8175-01-7 曾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
- (4) 午間的月亮‧午夜的太陽 (小說) 完成年份: 1998
- (5) 不朽 (小說) 完成年份:1993
時報文化出版 見於<<<<深情片刻- 溫柔的話與事>> 書系 : 人間叢書 類型 : 小說 出版年份: 1994 出版地 : 台灣 出版冊數: 一萬 ISBN 957-13-1423-4 (855)
- (6) 少女門廊 (詩) 完成年份:1993
- (7) 阿歷山大帝之墮入愛河 (詩) 完成年份:2005
- (8) 360度全景 (詩) 完成年份:2005
- (9) 天台(詩) 完成年份:2005
- (10)看不見的城市 (詩) 完成年份:2005
- (11)堅果樹 (詩) 完成年份:2005
- (12)不是朋友(詩) 完成年份:2005
- (13)詩界 (詩) 完成年份:2005
- (14)五類政府(詩) 完成年份:2005
- (15)壁虎與我(詩) 完成年份:2005
- (16)適者生存、物競天擇與一個傳說 (詩) 完成年份:2005
- (17)回歸的諾 (詩) 完成年份:2006
- (18)舊同學聚餐(詩) 完成年份:2006
- (19)與蠔對話 (詩) 完成年份:2006
- (20)半途風起 (詩) 完成年份:2006
- (21)被困 (詩) 完成年份:2006
- (22)情人短訊 (詩) 完成年份:2006
- (23)佤族情歌 (詩) 完成年份:2006
- (24)流幻 (詩) 完成年份:2006
- (25)有一瀑布無人觀聽奔瀉而下(詩) 完成年份:2006
- (26)存在 (詩) 完成年份:2006
- (27)在死存冷暖之間 (詩) 完成年份:2007
- (28)鄉愁,無盡 (詩) 完成年份:2007
- (29)走進辦公室的美人魚 (詩) 完成年份:2007
- (30)月全蝕 (詩) 完成年份:2007
- (31)主角 (詩) 完成年份:2008
- (32)沙漠之歌 (詩) 完成年份:2008
- (33)狂潮年代(詩) 完成年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