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共和國

来自删除百科
本条目“元朗共和國”在中文维基百科已被删除其它版本),这是一个删除前的存档副本
AT删除了元朗共和國,理由是:
G3: 纯粹破坏,包括但不限于明显的恶作剧、错误信息、人身攻击等。
这个理由未必准确 (为什么?)

本条目共存留0天:

  • 创建于:2019-07-28
  • 删除于:2019-07-28
  • 贡献者:2
  • 编辑:4
  • 浏览:51(不包括bot和爬虫)

存留期间浏览量统计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Alert icon 建议删除本条目

本条目被标记为快速删除。理由是: 纯粹破坏,包括但不限于明显的恶作剧、错误信息、人身攻击等。(CSD G3

元朗村民共和國 (YUAN LANG CUN MIN GONG HE GUO),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巿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的一片平原地區。原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然而,當地的豪族河妖,因不滿特區首長林奠越鵝的管治,至2019年7月21日派出私人傭兵組織白衣軍,並透過滲透在香港警察內部的間諜,裡應外合地發動軍事獨立戰爭,於西鐵元朗站範圍內,攻擊一班下班後準備回家的巿民,結果雖然造成大量普通巿民受傷,但香港警察仍予以密許,最後元朗區正式脫離香港特別行政區管轄。

國號

根據《新安縣誌》或其他古地圖,元朗最先是寫作圓蓢,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原為十八區之一的元朗區,後因村民的努力而成功獨立,因此國名改為元朗村民共和國,簡稱元朗共和國。

歷史

開埠前期

根據香港考古學會的資料,元朗區內的七星崗在3500年前(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商代)已經有居民。此外,在石崗機場曾出土過唐代骨灰鐔。

時期新界五大氏族鄧族文族先後遷入元朗的錦田、屏山、廈村及新田等地。他們各自在聚居地大興土木,並留下不少祠堂寺廟書院等遺跡。現時元朗區是最多法定古蹟的其中一區。

清代以前已建立大橋墩墟,位於元朗河口西岸。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存於廟內,刻於1856年(清代咸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即元朗舊墟)」,元朗舊墟之擁有者(稱爲「墟主」)是錦田泰康村鄧氏家族。《新安縣志》記載圓朗墟

另外,古時疍家在稱為「大樹」的地方建成一小廟,以祭祀天后,後來演變成今天十八鄉大旗嶺的大樹下天后廟。由於在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因而得名。大樹下天后廟曾在清朝咸豐、光緒年間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

英治時期

由於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元朗於1898年納入殖民地管治。當時政府最初期的建設包括屏山警署,及經過元朗的青山公路。20世紀初期,隨著元朗日漸發展,元朗舊墟地方已不敷應用,所以元朗新墟於1915年建成。自新墟建成後,舊墟也慢慢衰落。今日舊墟的長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築物,被稱為「滿清一條街」。

1948年,政府於元朗設立新界第三所理民府,管理北約理民府(位於大埔)新界西改由元朗理民府管理。1978年,政府在青山公路元朗段一帶發展元朗新市鎮,並興建所需的公共設施。1981年成立元朗區議會,正式確立元朗區的範圍。另一個新市鎮,天水圍新市鎮,則在1980年代末開始發展,使元朗區成為唯一一個有超過一個新市鎮的地方行政區(馬鞍山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

獨立時期

於2019年7月21日2019年7月元朗襲擊事件後,脫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管轄範圍。

政治

獨裁統治。臨時大總統為何先生,總理為程先生。

地理

元朗區範圍。

武裝力量

元朗共和國的武裝力量,主要是接受自原屬於元朗區的香港警察部隊﹐同時,在獨立後的元朗共和國,亦將白衣傭兵組織改為共和國衛隊﹐主要裝備為藤條、木棒、金屬水管、武士刀。元朗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曾先後參與721及727兩場戰爭。另外國內的石崗有一軍營及軍用機場。

人口

統計資料

近年元朗共和國發展迅速,據2016的中期人口統計結果,當時人口614,178人並正在急劇增長,而人口有不少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遷入人士及少數族裔居住。 年齡中位數: 42.1歲 勞動人口: 320,445 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23,000港元

教育

國內開辦50多所小學和幼稚園,50多所中學、另有一所大專院校、兩所神學院。

設施

國內設施全都接收自獨立前的元朗區,住屋方面,共有15條屋邨及多個私人和居屋屋苑。

公共交通

國營鐵路元鐵(前港鐵的一部份)有輕軌鐵路貫穿全國,亦連接到香港的屯門區, 及元鐵(前西鐵)連接屯門和荃灣等地,並能再前往其他地區。

旅遊

著名的國際觀鳥的地點(米埔濕地和濕地公園)現亦屬元朗共和國管轄。另有兩個國家公園(前元朗公園、前天水圍公園),亦有古蹟,如聚星樓、鄧氏宗祠、吉慶圍、屏山文物徑、新田大夫第等名勝。

特產

農業為元朗共和國重點經濟支柱,故特產亦多以農產品及農民小食為主,如老婆餅、元朗烏頭魚、基圍蝦、元朗絲苗、流浮山蠔及大棠楓香樹。

工業

國營工業區主要位於元朗新市鎮的北面,橫洲的元朗工業園是全港第二個工業園,另外還有舊墟西面的東頭工業區。


體育

1958年,一班熱愛體育運動的元朗區人士合力成立「元朗區體育會」,旨在推動地區體育活動。元朗區體育會成立初期,得到熱心的地區人士支持,建成元朗大球場,並於1973年籌建體育館大廈。此外,元朗區設有的體育設施,還包括游泳池、體育館、壁球場及各類田徑設施。足球隊有︰天水圍飛馬元朗足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