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保養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 ![]() |
好好寶貝人工髖關節
黃介宏/台中大雅黃骨科外科診所院長
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需要置換人工髖關節在老年人口中占了相當高的比率。而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前次置換之人工髖關節磨耗鬆脫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許多民眾在聽到醫師建議應當置換人工髖關節時,可能一點概念也沒有,也不知道手術前後該注意些什麼,感到緊張而無助。
髖關節是由一個球(股骨頭)及杯狀物(髖臼)所構成,主要是由大腿骨(股骨)與骨盆所形成的關節,四周包圍著強而有力的關節囊,肌肉韌帶,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
人工髖關節是利用人工替代物,置換有病變的髖關節,以球狀關節與股骨連接,通常包括一個塑膠(高密度磨損的聚乙烯)做成的杯狀物及一個合金(包括鈦合金、鈷鉻鉬合金等)做成的球狀棒體合併而成。
臨床上當患者髖關節疼痛硬程度已達到連坐、走路、彎身都覺得困難,吃藥已經無法控制疼痛,且有不良的副作用出現時,經醫師評估後,當X光出現關節間已完全沒有間隙時,即表示關節面軟骨已嚴重磨損破壞,需要作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而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頸骨折,為避免日後產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及骨折癒合不良等併發症,也是施行人工髖關節置換的適應症。
手術前該有的注意事項包括避免各種感染的可能,不要亂服成藥,不要抽菸。體重太重者,應先進行減肥,以免術後對新關節造成太大的負擔。患者也應事先安排好手術後行動困難期間可以幫忙生活起居問題的幫手。
由於手術後,各種坐姿都必須保持膝關節要低於髖關節,所以可將家中較低的椅子或馬桶座,事先做加高的處理,並將家中任何可能會讓你摔倒或絆倒的障礙物,先行移除。
手術後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一、術後三個月內避孕側臥,睡覺平躺時,雙大腿間一定要安放一個枕頭,以保持雙腿分開。平躺時,不要將枕頭放在膝下及將腳直直抬高。平躺或坐著時,雙腳不可交叉及向內轉。
二、不可坐沒有扶手的椅子,不可坐著前傾穿鞋襪。坐姿以膝關節不可高於髖關節為原則。避免翹腿及蹲姿。平日穿質軟及低跟之鞋子。
三、上下樓梯的步伐行進方式:上樓依次為好側、患側、拐杖;下樓依次為拐杖、患側、好側。
四、傷口拆線後,洗澡時宜坐高椅子,採淋浴較安全,並防止滑倒。
五、勿持續坐超過一小時以上,應常站立,伸展腿部,走幾步等姿勢轉換,預防髖關節攣縮、屈曲。且勿做使髖關節用力的動作,如過度彎腰、提重物、跑、跳。
六、患肢不能承受身體重量,須用拐杖助行三個月。
七、六個月後可打高爾夫球、游泳及其他上身運動,但是不可從事較劇烈的運動,如網球、滑雪、勿騎腳踏車,保持正常體重可使使用年限更久。
八、日後如有小手術或看牙醫前,記得提醒醫師,身上有植入物。
九、駕車與性生活可於六周至三個月後恢復,但不宜屈曲髖部大於九十度。坐車時,患側宜先進入。
十、轉動身體,勿採取以腳為軸之方式,應以以小步伐慢慢轉動為宜。
當開刀部位嚴重疼痛、紅腫熱痛、有異常分泌物出現,因跌倒而致髖部受傷,髖關節有「大爆裂」或「喀喀」異常聲,跌倒撞擊開刀部位時,應緊急返診。
如果能注意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項,好好寶貝人工髖關節,使用的年限就會愈長,而個人的生活品質就愈佳。
【2002-06-30/聯合報/36版/健康】
--黃介宏 09:10 2006年7月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