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霸权主义

来自删除百科
本条目“健全霸权主义”在中文维基百科已被删除其它版本),这是一个删除前的存档副本
Jimmy Xu删除了健全霸权主义,理由是:
G13: 翻譯拙劣
这个理由未必准确 (为什么?)

本条目共存留241天:

  • 创建于:2020-12-27
  • 删除于:2021-08-26
  • 贡献者:6
  • 编辑:10
  • 浏览:3032(不包括bot和爬虫)

存留期间浏览量统计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Alert icon 建议删除本条目

本条目被标记为快速删除。理由是: 明顯、拙劣的機器翻譯。(CSD G13

健全霸权主义(英語:Ableism,又称健全中心主义)指对殘疾人士和/或被认为有残障的人的歧视和社会偏见。健全霸权主义将被定义为残疾的人定义为不如非残疾的人。[1]在此基础上,人们被赋予或否定某些感知能力、技能或性格取向。

有些刻板印象,通常不准确,要么与一般残疾有关,要么与特定残疾有关(例如,假定所有残疾人都希望被治愈,假定轮椅使用者也有智力残疾,或者认为盲人有某种特殊的洞察力),[2]作为一个有能力的做法的理由,并强化对残疾人的歧视性态度和行为。标签会限制人们的行动选择或改变其身份,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3]

在健全霸权主义社会中,残疾人被认为不那么有价值,甚至被视为可以牺牲的人。20世纪早期的优生学运动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健全霸权主义的表现。

通过阅读那些亲身经历过残疾和健全霸权主义的人撰写和出版的文献,也能更好地理解健全霸权主义。残疾人研究是一门学术学科,当非残疾人士为了更好地理解健全霸权主义而学习它时,它也非常有益。

词源

Ableism 源自-able(残疾)和-ism(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已知的第一次使用发生在1985-1990年。[4][5]

历史

加拿大

加拿大的健全霸权主义是指对加拿大残疾人表达焦虑、恐惧、敌意和反感的话语、行为和结构。

加拿大已经发生或仍在发生的具体类型的歧视包括无法进入交通网络内的基础设施等重要设施,限制性移民政策,为阻止残疾人生育子女而实施的非自愿绝育,就业机会的障碍,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工资,以及将残疾人安置在不符合标准的条件下。[6]

加拿大政府实施的紧缩措施有时也被称为健全霸权主义 ,例如削减资金,使残疾人面临遭受虐待的风险。[7]

纳粹德国

1939年,希特勒签署了秘密安乐死计划法令 Aktion T4,该法令授权杀死一些被诊断为慢性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患者。 这项计划在1941年被希特勒在公众压力下正式叫停之前,杀害了大约7万名残疾人,并被非正式地继续排除在公众视线之外,到1945年希特勒统治结束时,共有20万人或更多人丧生[8]

英国

A poster in gold colors and line art, showing three people: a large menacing man, a small frail man, and a woman in academic robes; the wording is "She. It is time I got out of this place. Where Shall I Find The Key? Convicts Lunatics and Women! Have no vote for Parliament"
一张英国选举权运动的海报,抨击妇女被放在“疯子”旁边,并被判不能投票。健全霸权主义和优生学思想经常出现在选举权的修辞中。

在英国,由于1995年和2005年的《残疾歧视法》,残疾歧视成为非法行为。这些后来被《2010年平等法案》(Equality Act 2010)取代,保留了实体法。《2010年平等法案》将针对多种领域的歧视行为(残疾、种族、宗教和信仰、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年龄和怀孕——即所谓的“受保护特征”)的保护结合在一起。

根据《2010年平等法案》,有针对几种形式的歧视的禁令:直接歧视(2010年《平等法》第13(1)条)、间接歧视(2010年《平等法》第6条和第19条、骚扰(2010年《平等法》第26条)、受害(2010年《平等法》第27(2)条)、残疾歧视(2010年《平等法》第15(1)条)以及未能做出合理调整(2010年《平等法》第20节)。

《2010年平等法案》第6节第1章第2部分规定:

“如果一个人有残疾

(a) 有身体或智力缺陷,以及

(b)该损害对这个人开展正常日常活动的能力产生重大而长期的不利影响。”

美国

在19世纪之前,对残疾的观点通常是从宗教的角度看待的。 残疾人被视为邪恶或被魔鬼附身。[9]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在美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残疾人经常遭到种族隔离,被剥夺某些权利。[10] 在19世纪,从宗教观点到更科学的观点发生了转变,导致更多的残疾人被检查出来。[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美国人带着残疾和身体残疾回到家乡后,公众的耻辱感开始改变。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的民权运动,世界开始了残疾人权利运动。 该运动旨在给予所有残疾人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直到20世纪70年代,健全霸权主义在美国还经常被写入法律。 例如,在许多司法管辖区,所谓的“丑陋法”禁止人们在公共场合出现,如果他们患有被认为不雅的疾病或缺陷。[12]

1973年康复法案

1973年的《康复法》第504节和其他章节对未使公共场所遵守被称为ADA出入准则(ADAAG)的出入守则的行为实施了民事处罚。这些法律禁止在政府项目、就业、公共交通以及商店和餐馆等公共设施中直接歧视残疾人。

1984年老年人和残疾人投票无障碍法案

通过了《老年人和残疾人无障碍投票法》 ,以促进基本的投票权,方法是改善残疾人和老年人进入联邦选举登记设施和投票站的条件,要求他们进入联邦选举中使用的投票站以及可用的登记和投票辅助工具,例如大字体的说明[13]

1988年的《联邦公平住房修正案》禁止基于精神或身体残疾的住房歧视,并要求新建的多户型住房必须符合一定的出入准则,同时要求房东允许残疾人修改现有住房以便出入。该法律还通过禁止在住房方面的歧视和允许精神病患者或任何其他残疾人在他们选择的地方居住来保护精神残疾者。

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

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于1990年7月26日在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通过,并于2009年1月1日修订。 该法案为残疾人提供了公民权利保护。[14]

残疾人教育法

《残疾人教育法》(IDEA)是美国立法的一个四部分(A-D) ,旨在确保为残疾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人需要的免费公共教育(FAPE)。 1975年至1990年期间,国际残疾儿童教育协会被称为《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 1990年,美国国会重新授权 EHA,并将标题改为 IDEA (公法第94-142号)。 总的来说,民主选举学会的目标是为残疾儿童提供与那些没有残疾的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

俄罗斯

2012年5月,联合国批准了《残疾人权利公约》。 该文件规定不允许基于残疾的歧视,包括就业方面的歧视。 此外,这些修正案为大幅度扩大保护残疾人权利的机会,包括在行政程序和法庭上的机会,奠定了法律基础。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所有设施所有者和服务提供者必须履行的具体义务,以便为残疾人创造与其他人平等的条件。[15]

工作场所

1990年,美国出台了《美国残疾人法案》 ,禁止私人雇主、州和地方政府、职业介绍所和工会在工作申请、雇用、解雇、工作场所晋升、补偿、培训以及其他就业条款、条件和特权方面歧视合格的残疾人。[16]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也被称为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也发挥了反对体能歧视的作用,负责执行联邦法律,规定任何人因为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包括怀孕、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国籍、年龄(40岁以上)、残疾或基因信息而歧视求职者或雇员是非法的。[17] 尽管有减少残疾歧视的立法,大约1330万残疾人报告难以找到工作。[18]

医疗保健

在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允许根据胎儿有身体或精神异常的情况实施堕胎。[19]

学校

健全霸权主义往往使这个世界变得不受欢迎,使残疾人无法接近——尤其是在学校里。健全霸权主义者会主张残疾儿童需要融入规范文化。例如,遇到残疾的学生需要阅读文本,而不是听文本的录音。在过去,学校过多地致力于解决残疾问题,但由于渐进式改革,学校现在专注于将残疾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并提供支持、技能和更多的机会来过上充实的生活。此外,学校被要求最大限度地进入其整个社区。[20]2004年,国会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法》,规定残疾儿童在享受必要服务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免费和适当的教育。[21]美国国会后来在2015年修订了该法律,将《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 Act)纳入其中,该法案确保残疾人有平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并提供全面独立成功的工具。

媒体

残疾人不仅在媒体中被歪曲,而且往往也得不到充分代表。 虽然大约20%的美國人有残疾,但只有不到2%的电视和电影角色有残疾人。95%的情况下,残疾人角色由非残疾人演员扮演。[22][23]

这些常见的界定残疾的方式受到严厉批评,认为它们不具有人性,没有重视残疾人的观点。

残疾的恶棍

媒体描绘残疾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描绘有精神或身体残疾的恶棍。 例如,林赛 · 罗-海维尔德指出,“邪恶的海盗骨瘦如柴,干瘪干瘪,不可避免地配备了假腿、眼罩或钩手,而英雄的海盗看起来就像约翰尼·德普扮演的杰克 · 斯派罗。”[24] 反派角色的残疾是为了将他们从普通观众中分离出来,并使反派角色失去人性。 因此,对残疾人和与之共存的个人形成了污名。

励志情色片

励志情色片是利用残疾人完成日常任务作为灵感的一种形式。[25] 对励志情色片的批评认为,它将残疾人与非残疾人隔离开来,并将残疾描绘成克服或康复的障碍。[26][27][28]

可怜的角色

在诸如电影和文章等许多形式的媒体中,一个经历残疾的人被描绘成一个被视为能力不足、与众不同和”被排斥”的角色。 海耶斯和布莱克(2003)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对社会、身体和情感限制问题的同情话语。[29]通过媒体的故事情节,同情的一面被加强了,因为媒体关注的是个人的弱点而不是长处,因此给观众留下了对残疾的负面和健全霸权主义的描述。

超级残疾者刻板印象

超级残疾者的故事通常讲述的是一个明显残疾的人能够“克服”他们身体上的差异,并以某种方式完成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务的故事。 在托马斯 · 赫尔(Thomas Hehir) 的《消除教育中的残障歧视》一书中,他以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盲人为例,作为超级残疾者的一个例子。[30] 残奥会是另一个典型的超级残疾者的模式,因为它们引起了大量的媒体关注,并且展示了残疾人做着极其艰巨的身体任务。 尽管从表面上看,这可能看起来很鼓舞人心,赫尔解释说,许多残疾人可能会认为这些新闻故事设定了不切实际的期望。 此外,赫尔提到,超级残疾人的故事暗示,残疾人需要克服他们的残疾,通过执行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务,被视为平等的,避免来自那些没有残疾的人的怜悯。

体育

2016里约奥运会残奥会上的一名赛跑选手

体育运动往往是社会中体能歧视十分明显的一个领域。 在体育媒体中,残疾运动员往往被描绘成低人一等的。[31] 当媒体讨论残疾运动员时,往往强调康复和康复之路,这本身就是对残疾的消极看法。[32]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是一名南非运动员,曾参加过2004年、2008年、2012年残奥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 皮斯托瑞斯是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双腿截肢运动员。[33] 当媒体关注他在残奥会期间的灵感和竞争时,转而质疑他的义肢是否给他在奥运会上的竞争带来了优势。[34][35]

参见

参考资料

  1. Linton, Simi (1998). Claiming Disability Knowledge and Identit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 9.
  2. Sutherland, A.T. 'Disabled We Stand', Chapter 6 'Stereotypes of Disability', Souvenir Press, 1982 (PDF). 
  3. "Geistige Behinderung – Normtheorien nach Speck und Goffman".
  4. Definition of ABLEISM. www.merriam-webster.com. [1 April 2019]. 
  5. ableism. Dictionary.com Unabridged. Random House. 
  6. Policy on ableism and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disability. Ontario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26 August 2018]. 
  7. Tutton, Michael. 'Ableist' bias lef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without housing, N.S. inquiry told. National Post. 4 June 2018 [26 August 2018]. 
  8. T4 Program – Definition and Histor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 April 2019]. 
  9. History Perspective of Ableism in America. 
  10. Faville, Andrea. A Civil Rights History: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Knight Chair in Political Reporting. 
  11. Ableism. NCCJ. 
  12. The Ugly Laws: Disability In Public. rootedinrights.org. 6 September 2011 [1 April 2019]. 
  13. A Guide to Disability Rights Laws. www.ADA.gov. [1 April 2019]. 
  14. ADA.gov homepage. www.ada.gov. [2018-04-03]. 
  15. Дискриминация инвалидов запрещена в России с 1 января — РИА Новости (Discrimination of disabled people is prohibited in Russia since January 1 - RIA News)
  16. Employment (Title I). www.ADA.gov. [1 April 2019]. 
  17. About the EEOC: Overview. www.EEOC.gov. [1 April 2019]. 
  18. Facts About Institutional Ableism. 
  19. Participation, Expert. Abortion Act 1967. www.legislation.gov.uk. [2020-06-17]. 
  20. About IDEA –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ed.gov. [1 April 2019]. 
  21. Confronting Ableism – Educational Leadership. www.ascd.org. [1 April 2019]. 
  22. The Ruderman White Paper on the Challenge to Create More Authentic Disability Casting and Representation on TV. 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 [2018-04-12] (美国英语). 
  23. Woodburn, Danny; Kopić, Kristina. The Ruderman White Paper on Employment of Actors with Disabilities in Television (PDF). 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 July 2016. 
  24. Row-Heyveld, Lindsey. Reading Batman, Writing X-Men Superpowers and Disabilities in the First-Year Seminar (PDF). Pedagogy: Critic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Literature, Language, Composition, and Culture. 2015, 15: 519–526. doi:10.1215/15314200-2917105. 
  25. Young, Stella.
  26. Rakowitz, Rebecca. Inspiration porn: A look at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disabled community. The Crimson White. University of Alabama. 1 Dec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 December 2016). 
  27. Mitchell, Kate (17 July 2017).
  28. MYOOPS 講堂| Stella Young 談我不是你們的勵志榜樣,謝謝. www.myoops.org. [2021-03-26]. 
  29. Hayes, Michael; Black, Rhonda. Troubling Signs: Disability, Hollywood Mov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scourse of Pity. Disability Studies Quarterly. 15 April 2003, 23 (2). ISSN 2159-8371. doi:10.18061/dsq.v23i2.419. 
  30. Hehir, Thomas. Eliminating Ableism in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002, 72 (1): 1–33. ISSN 0017-8055. doi:10.17763/haer.72.1.03866528702g2105 (英语). 
  31. DePauw, K. P. The (in)visibility of disability: Cultural contexts and sporting bodies.. Quest. 1997, 49 (4): 416–430. doi:10.1080/00336297.1997.10484258. 
  32. Cherney, J. L.; Lindemann, K.; Hardin, M.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disability, and sport. Communication & Sport. 2015, 3 (1): 8–26. doi:10.1177/2167479513514847. 
  33. Robert Klemko (10 August 2012), "Oscar Pistorius makes history, leaves without medal", USA Toda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1 August 2012.
  34. Swartz, L.; Watermeyer, B. Cyborg anxiety: Oscar Pistorius and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Disability & Society. 2008, 23 (2): 187–190. doi:10.1080/09687590701841232. 
  35. Smith, L. R. The blade runner: The discourses surrounding Oscar Pistorius in the 2012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 Communication & Sport. 2015, 3 (4): 390–410. doi:10.1177/216747951351997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