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創世神話
請閱讀免責聲明。刪除百科只是中文維基百科被刪除條目的存檔。 | ![]() |
阿美族創世神話,是阿美族神話中關於宇宙起源與天地萬物出現的敘述。
概要
臺灣原住民的神話性多樣豐富,其中又以阿美族、排灣族等諸族擁有較完善的體制與神譜,然而根據部落、氏族的差異而擁有不同的神話體系,因此此目錄只採集部份的創世神話(非創生始祖神話,雖說創生始祖神話可能與創世神話一同出現)做為代表。
分類
- 海岸群阿美族,並未採集到相關傳說。
- 混沌創造型(Creation from chaos):此類型類似熵。起初,世界只有無序,然後向着有序發展。
其他
- 息壤型:馬蘭群阿美族有一則將竹杖拋入海水中,海水即退去露出耕地的神話傳說,但與息壤型(土地自動生長)有些不同。
- 在撒奇萊雅族也有着魯巴絲(Lobas)擲銀鐵杖分離海陸的類似傳說。
神話傳說
至高造物主型
南勢群阿美族
比盧加勞(Nauma si)掌管着日、月、星辰,以及下雨,並創造人、神、鬼[2]:07,又被稱做『鑄造宇宙萬物的上帝』[3]。
馬蘭群阿美族
起初創世神烈旁(Lipan)創造了世界,並創造了世間萬物及各司職務的精靈,後來烈旁覺得天空太低於是召集所有的精靈商討,所有的精靈商討後覺得只有能飛行的阿亞姆(Cikawasay a'ayam)才能夠負擔此重任,於是代表戰爭的鷹、代表太陽的烏鴉等眾鳥精靈紛紛嘗試但均都失敗,後來代表森林的烏秋(Tatahciw)自告奮勇的想要嘗試,但過於弱小的牠被眾精靈所嘲笑,不過出人意外的是在烏秋高聲歌唱後天空緩緩地升高,最終烏秋被尊稱為鳥之王[4][5]
恆春群阿美族
恆春群阿美族的創世情況不明,但根據高邦光先生的記載,有着一位名叫魯特亞(Ruteya)的造物主創造了世界萬物[6]。
宇宙蛋生型
秀姑巒群阿美族
世界是一位卡瓦斯(Kawas)在夢境中所創造出來。起初世界充滿一切黑霧之時,妲哈(Tada)便已在此。後來在那位神秘的卡瓦斯進入後,米塔帕萊(Mitapalay)誕生出來,一切才有了流動。
米塔帕萊(Mitapalay)是一條比海洋還要大的河流,環繞着世界就像一條巨蛇,那位神秘的卡瓦斯所化成的伊歐(Io)行於其中。
伊歐(Io)無形無體也並非實質意義上的存在,更不知是何時出現,僅能知曉的是它真實的。而它的言語創造了瑪菲斯(Mafois)、馬斯汪(Maswang)和馬勒雅普(Marejap)。它的行動促使了伊娜(Ina)、瑪歐菈(Maorar)、馬布利(Makleng)和與馬法利(Mafali)的出現。更是從米塔帕里取出水滴,如麻線一般編織出恆定不變的事物。
馬勒雅普與馬斯汪相結合後,便在乳白色的泥濘上誕下一卵,過了不知多久,一株植物將卵殼分從而孵出了日月[7]:29[8]:7。
天地父母型
秀姑巒群阿美族
- 其一
太古時期的日落之地,鍛造女神-馬里阿波(Mariap)與雷鳴之神-嘎龍貢(Kalonkun)降臨其中,那時天空尚低,日月未出,世界處於一片黑暗,於是在談論下決定由動物來舉天,但最終仍失敗,最後由烏秋(Tata'taih)成功將天空抬高。日(Tsidar)與月(Vorad)……等第三代神靈才可誕生出眾神[9]:27。
- 其二
在宇宙還是一片黑暗的時候,出現兩個神,男神稱「馬勒雅普(Marejap)」,女神稱「馬斯汪(Maswang)」。祂們生有一子一女,男的叫「阿拉揚(Arajang)」,女的叫「馬哈勒歐(Mahalengo)」。阿拉揚和馬哈勒歐的子女有好幾位,分別是女神「米哈色勒(Meahsele)」 ,男神「阿納費耀(Anavejau)」,女神「都娥(Donge)」以及男神「洛巴拉奧(Lopalangau)」,其中以洛巴拉奧最重要[10]:385。
起初阿拉揚和馬哈勒歐的子女都被夾紮在縫隙間,於是洛巴拉奧與馬樂雅普商議,認為非造山來撐開天地。但造好了山卻高度有限,於是洛巴拉奧遂造萬物。萬物造好了,他召集眾鳥給他們命名,並要求他們將天空撐高。最終在烏鴉、鳶和鷲失敗後,烏秋(Tatahciw)才把天空撐高到現在的高度,因此烏秋成為了所有鳥類和森林的神。撐高後,洛巴拉奧量了一下,認為高度已夠才停止,因而『天』稱作(Karajang)。有了天之後,天如同一面鏡子照下,因而產生Alengo(即影子或靈魂),馬哈勒歐可以說是靈魂之神[11]:6。
後來洛巴拉奧又命令米哈色勒變成太陽,阿納費耀變成月亮,而人類則在天地分離前便被都娥在無聊的空閒內所創造出來,因此在日月升天後便擁有了智慧與記憶。然而太陽上升後卻從不落下,經茲洛姆(Tslum)神要求後才落向南方。太陽從北方出來落向南方是比較長的,一天要午飯三次,因此洛巴拉奧把它改成由東方出而落向西方。洛巴拉奧又命月亮有圓有缺,使人們知道月的循環,循環一次是一個月。洛巴拉奧再命米哈色勒在伊利幸祭典過後往南方,阿納費耀往北方,故伊利幸之後晝短夜長。 [12]
當天空上升而太陽,月亮循環正常後,眾神跳舞慶祝。這時候,洛巴拉奧就召集眾神,分配祂們為諾繆冷嘎畏(No molengaway a kawas),即各種植物的管理神,所有的植物在這時候都出現了。洛巴拉奧見動物沒有食物,故將其中若干植物變成動物的食物,後來這些植物也就變成人類吃的野生植物。此外,洛巴拉奧也把一年分為三季十一個月,並把每一個月的行事作為加以規定 [13]:109-120。
混沌創造型
馬蘭群阿美族
太古先民居住於基拉亞散(Cilangasan,亦可稱做貓公山),那時天空尚未形成,日月不存,世界處於一片永恆的黑暗。於是馬拉巴洛(Cimalobalo/Davialun)和塔普娜(Tapuna)這對男女為使人們安心,於是昇天化為太陽與月亮[14]。
參見
參考文獻
- ↑ 蘇姿伊. 《敘事式資訊圖像應用於創世神話之創世研究》.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博碩士論文行動網. [201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7).
- ↑ 《大陸雜誌》第16卷,大陸雜誌社,1958
- ↑ 林普易. 《臺灣宗教》. 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5-03-15 [2022-10-21]. ISBN 97895753221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 ↑ 林道生. 《阿美族傳奇的生命禮俗-北勢阿美與南勢阿美》) (PDF). 玉山神學院學報. 1996-09: 175 [2022-1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5-09).
- ↑ 衛惠林. 《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二冊》. 台北市: 捷幼出版社. 1965: 440. ISBN 97895785234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8 (中文(臺灣)).
- ↑ 高邦光,《高邦光手繪阿美族創世神話圖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華民國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 ↑ 佚名. 《被遺忘的原民文化》 (PDF).[失效連結]
- ↑ 劉璧榛. 母系社會邏輯變遷與男性口語文本:台灣都蘭阿美的竹占與治病儀式展演). 中央研究院. 中研院民族所.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0).
- ↑ 原英子,《台灣阿美族的時間觀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李亦園.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 聯經出版社. 1982 [2021-12-10]. ISBN 95708135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 ↑ 夷將•拔路兒. 原住民族口述歷史的「源頭」 (PDF). 原住民族文獻. 中華民國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09-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10-26).
- ↑ 孫大川. 《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台灣(Taiwan): 聯合文學. 2010-01-24. ISBN 9789575228705 (中文).
- ↑ 王崧興. 馬太安阿美族之宗教及神話. 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1961年 秋季].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5).
- ↑ 許木柱. 《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1-03-01. ISBN 978957028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