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和龟儿子余光中那段永志不忘的友谊
请阅读免责声明。删除百科只是中文维基百科被删除条目的存档。 | ![]() |
纪念我和龟儿子余光中那段永志不忘的友谊
——余光中是天才诗人——
台湾诗人陈柏达
我叫陈柏达,是1929年出生的,今年已经87岁了......
我是日治时代出生的,我受的是完整的日本教育。我15岁时,考上台中一中,那时候,我们班上,一共有100个学生,全部都是日本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台湾人,日本同学常常成群结队,整天修理我、辱骂我、殴打我这个唯一一个台湾人!但是,我一个,打他们一百个!而且我成绩全班第一!全校第一!作文第一!数学第一!音乐第一!体育第一!连一向骄傲的日本人后来都尊敬我,尊我为神,他们甚至称我为台湾的莎士比亚!
然而,自从我认识一个人之后,一切全都变了......
1945年,日本终战。我们台湾人送走了日本人,请来了中国人。
1947年,发生228事件,中国人杀死了无数的台湾人,把台湾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时,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诗,也发表过一些小说,对诗,对我,对社会,对世界,总体来说,我春风得意,一帆风顺,我是非常乐观的......
我遇见神......
我亲眼看见上帝......
他比世上一切万物还高,还美,他是最伟大的,他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的名字叫余光中——
余光中
1928年 出生于中华民国南京市。小时居住南京,亦随父母返回福建省永春、江苏武进,并经常来往于杭州。
1937年 对日抗战开始,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
1938年 随母亲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后经由船只经过香港抵达安南,又经过昆明、贵阳,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
§1940年代
1940年 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 1947年 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已迁回南京),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因北方动荡,选择金陵大学外文系 1949年 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七月随父母迁居香港
§1950年代
1950年 移居台湾,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以榜首考进联勤陆海空军编译人员训练班,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 1953年 入国防部总连络官室服役,任少尉编译官 1954年 诗集《蓝色的羽毛》出版,与覃子豪、钟鼎文、夏菁、邓禹平共同创立蓝星诗社
那时,刚认识余光中这个人,读了他的大量诗歌,心里是欣赏他的。
1956年 与范我存结婚
1957年 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兼课,授英文,《梵谷传》《老人和大海》中文翻译本出版,主编《蓝星周刊》
1958年 六月长女珊珊出生,母亲亡,十月赴美国进修,作品受到现代艺术影响
1959年 取得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国任教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次女幼珊生,参加现代诗论战
§1960年代[编辑]
1960年 诗集《万圣节》翻译诗集《英诗译注》在台湾出版,诗集《钟乳石》在香港出版,主编《中外》画刊之文艺版 1961年 英译《New Chinese Poetry》出版,美国驻华大使馆酒会庆祝,胡适致词,罗家伦亦出席。长诗《天狼星》刊于《现代文学》引发洛夫的论战,发表《再见,虚无!》作品风格渐渐回归中国古典之传统。与林以亮等人合译《美国诗选》在香港出版,与国语派作家展开文白之争(文言文、白话文),同年去菲律宾讲学,并在东海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兼职,三女佩珊出生(现任东海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副教授)。 1962年 参加菲律宾亚洲作家会议,《书袋》中译本连载于《联合报》副刊 1963年 散文集《左手的缪思》、评论集《掌上雨》出版,《缪思在地中海》中文翻译连载《联合报》副刊 1964年 诗集《莲的联想》出版,举办纪念莎士比亚诞生四百周年现代诗朗诵会于耕莘文教院,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至美国讲学一年 1965年 散文集《消遥游》出版,西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四女儿季珊出生 1966年 回台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淡江大学兼课,当选当年十大杰出青年 1967年 诗集《五陵少年》出版 1968年 散文集《望乡的牧神》在台湾、香港出版,《英美现代诗选》中文翻译本两册出版,主编“蓝星丛书”五种,“近代文学译丛”十种 1969年 《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天国的夜市》出版,主编《现代文学》月刊,出席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讨会宣读论文,并且在崇基学院和浸信会书院演说,应美国教育部之聘,第三次赴美国,去科罗拉多州,任州教育厅外国课程顾问和寺钟学院客座教授
后来,1968年的12月25日,我第一次看见了余光中本人,是的!我永远记得这天!因为!这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的旨意!哈利路亚!
那时,我正跟王昶雄、吴晟、李敏勇、李乔、李魁贤、杜潘芳格、林亨泰、马汉茂、莫渝、黄娟、詹冰、叶石涛、锺肇政等人见面聚餐。后来,友人涂静怡向我介绍一个人......
——我叫陈柏达——我说
我就是轰动武林惊动万教万恶的罪魁余光中
——认识你真好——我说
哈哈哈!真的想认识我吗?
——是的,您的大名如雷贯耳——我说
哈哈哈哈!那就在我面前,给我瞌三个响头,并且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男儿膝下有黄金,我做不到!——我说
那就......
余光中露出奸笑
切八断......
从此我就当这世界上没你这个人存在......
余光中再次露出奸笑
嘿嘿嘿......
我心想我自己,我个人的前途,我未来的命运,我的诗歌......
我又想起那无数美好的夜晚,那些迷人,芬芳,灿烂,永恒的美......
01 掌上雨 余光中 文星书店 1964年6月 论述
02 詩人與驢 余光中 藍燈出版社 1971年2月 論述 03 分水嶺上──余光中評... 余光中 純文學出版社 1981年4月 論述 04 從徐霞客到梵谷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4年2月 論述 05 井然有序──余光中序...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6年10月 論述 06 繆思的左右手 余光中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 論述 07 藍墨水的下游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8年10月 論述 08 連環妙計 余光中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年8月 論述 09 余光中談翻譯 余光中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2年1月 論述 10 含英吐華──梁實秋翻...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2002年3月 論述 11 余光中談詩歌 余光中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3年1月 論述 12 語文大師如是說──中... 余光中 商務印書館 2006年7月 論述 13 舟子的悲歌 余光中 野風出版社 1952年3月 詩 14 藍色的羽毛 余光中 藍星詩社 1954年10月 詩 15 萬聖節 余光中 藍星詩社 1960年8月 詩 16 鐘乳石 余光中 中外畫報社 1960年10月 詩 17 蓮的聯想 余光中 文星書店 1964年6月 詩 18 五陵少年 余光中 文星書店 1967年4月 詩 19 天國的夜市 余光中 三民書局 1969年5月 詩 20 敲打樂 余光中 純文學出版社 1969年11月 詩
21 在冷战的年代 余光中 纯文学出版社 1969年11月 诗
22 白玉苦瓜 余光中 大地出版社 1974年7月 詩 23 天狼星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76年8月 詩 24 與永恆拔河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79年4月 詩 25 隔水觀音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83年1月 詩 26 余光中詩選1949~...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81年8月 詩 27 紫荊賦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86年7月 詩 28 余光中詩選 余光中 海峽文藝出版社 1988年3月 詩 29 余光中一百首 余光中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88年11月 詩 30 蘭嶼頌──詩文攝影集 余光中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 1989年 詩 31 夢與地理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90年6月 詩 32 臺灣三家詩精品 余光中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0年9月 詩 33 守夜人──中英對照詩...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2年10月 詩 34 游目騁懷──玉山國家... 余光中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3年4月 詩 35 安石榴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96年4月 詩 36 雙人床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96年9月 詩 37 余光中詩歌選集 余光中 時代文藝出版社 1997年8月 詩 38 余光中詩選.第二卷1...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98年10月 詩 39 五行無阻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8年10月 詩 40 劉國松余光中詩情畫意... 余光中 新苑藝術公司 1999年 詩
41 余光中作品精选 余光中 伊犁人民出版社 1999年3月 诗
42 與海為鄰 余光中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年12月 詩 43 高樓對海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2000年7月 詩 44 山海傳奇──高雄攝影... 余光中 高雄市新聞處 2001年 詩 45 余光中──與永恆拔河 余光中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1年1月 詩 46 余光中短詩選 余光中 銀河出版社 2003年9月 詩 47 余光中詩選 余光中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4年3月 詩 48 ????臺?現代詩3 余光中 國書刊行會 2004年12月 詩 49 余光中 余光中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年1月 詩 50 余光中作品精選 余光中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8月 詩 51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7年1月 詩 52 左手的繆思 余光中 文星書店 1963年9月 散文 53 逍遙遊 余光中 文星書店 1965年7月 散文 54 望鄉的牧神 余光中 純文學出版社 1968年7月 散文 55 焚鶴人 余光中 純文學出版社 1972年4月 散文 56 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 純文學出版社 1974年5月 散文 57 余光中散文選 余光中 文化生活出版社 1975年 散文 58 青青邊愁 余光中 純文學出版社 1977年12月 散文 59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余光中 洪範書店 1987年1月 散文 60 憑一張地圖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88年12月 散文
61 鬼雨──余光中散文 余光中 花城出版社 1989年5月 散文
62 隔水呼渡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0年1月 散文 63 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四川文藝出版社 1990年2月 散文 64 余光中幽默散文賞析 余光中 漓江出版社 1996年5月 散文 65 世界華文散文精品──... 余光中 廣州出版社 1996年11月 散文 66 橋跨黃金城 余光中 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7年6月 散文 67 高速的聯想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7年8月 散文 68 真空的感覺 余光中 新世紀出版社 1998年10月 散文 69 日不落家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1998年10月 散文 70 石城之行 余光中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 散文 71 余光中散文 余光中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9年4月 散文 72 滿亭星月 余光中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年8月 散文 73 光中心音 余光中 漓江出版社 1999年 散文 74 大美為美──余光中散... 余光中 海天出版社 2001年5月 散文 75 海緣 余光中 貴州教育出版社 2002年 散文 76 文采畫風 余光中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 散文 77 余光中精選集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2002年11月 散文 78 左手的掌紋 余光中 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3年10月 散文 79 余光中散文精選集 余光中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3年12月 散文 80 飛毬原來是地圖 余光中 三聯書店 2004年1月 散文
81 青铜一梦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 2005年2月 散文
82 余光中幽默文選 余光中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2005年5月 散文 83 寸心造化──余光中自... 余光中 天地圖書公司 2005年10月 散文 84 余光中精選集 余光中 燕山出版社 2006年5月 散文 85 余光中作品精選 余光中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8月 散文 86 天涯情旅──余光中至... 余光中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06年12月 散文 87 余光中經典 余光中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7年1月 散文 88 春來半島──余光中香... 余光中 香江出版社 1985年 合集 89 中國結 余光中 長江文藝出版社 1993年10月 合集 90 余光中選集──第一卷... 余光中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2月 合集 91 余光中選集──第二卷... 余光中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2月 合集 92 余光中選集──第三卷... 余光中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2月 合集 93 余光中選集──第四卷... 余光中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2月 合集 94 余光中選集──第五卷... 余光中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2月 其他 95 余光中集.第一卷.詩...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96 余光中集.第二卷.詩...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97 余光中集.第三卷.詩...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98 余光中集.第四卷.散...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99 余光中集.第五卷.散...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100 余光中集.第六卷.散...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101 余光中集.第七卷.文... 余光中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102 余光中集.第八卷.文...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合集 103 余光中集.第九卷.集...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4年1月 其他 104 余光中經典作品 余光中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4年9月 合集 105 情人的血特別紅──余... 余光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5年5月 合集
我决定了!
我跪下!瞌三个响头!!!!!!
吾皇余光中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光中大笑,像个孩子一样的淘气的哈哈大笑!
哇哈!!!!!!哇哈!!!!!!哇哈哈哈!!!!!!
1970年,我正跟余光中、王昶雄、吴晟、李敏勇、李乔、李魁贤、杜潘芳格、林亨泰、马汉茂、莫渝、黄娟、詹冰、叶石涛、锺肇政等人见面聚餐。
我包包呢?
女小说家陈雪问著。
陈雪一直找,找不到,后来我们大家帮她找,也找不到......
在我这呢!
余光中说。
那时,我感到余光中身上,有股圣洁的光芒......
在哪?
陈雪好奇的看余光中。
在这!
余光中忽然从口袋出拿出青蛙!
哇!!!!!!!
女小说家陈雪吓哭跑掉了......
后来,有次我到余光中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微沫形成的钻石多到无数, 消耗著精细的闪电多深的功夫, 多深的安静俨然在交融创造! 太阳休息在万丈深渊的上空, 为一种永恒事业的纯粹劳动, “时光”在闪烁,“梦想”就在悟道。
稳定的宝库,单纯的米奈芙神殿, 安静像山积,矜持为目所能见, 目空一切的海水啊,穿水的“眼睛” 守望著多沉的安眠在火幕底下, 我的沉默啊!……灵魂深处的大厦, 却只见万瓦镶成的金顶,房顶!
“时间”的神殿,总括为一声长叹, 我攀登,我适应这个纯粹的顶点, 环顾大海,不出我视野的边际, 作为我对神祇的最高的献供, 茫茫里宁穆的闪光,直向高空, 播送出一瞥凌驾乾坤的藐视。
整个的灵魂暴露给夏至的火把, 我敢正视你,惊人的一片光华 放出的公正,不怕你无情的利箭! 我把称干干净净归还到原位, 你来自鉴吧!……而这样送回光挥, 也就将玄秘招回了幽深的一半。
正像果实融化而成了快慰, 正像它把消失换成了甘美 就凭它在一张嘴里的形体消亡, 我在此吸吮著我的未来的烟云, 而青天对我枯了形容的灵魂 歌唱著有形的涯岸变成了繁响。
美的天,真的天,看我多么会变! 经过了多大的倨傲,经过了多少年 离奇的闲散,尽管是精力充沛, 我竟然委身于这片光华的寥阔; 死者的住处上我的幽灵掠过, 驱使我随它的轻步,而踯躅,徘徊。
啊,为了我自己,为我所独有, 靠近我的心,像近诗情的源头, 介乎空无所有和纯粹的行动, 我等待回声,来由内在的宏丽, (苦涩、阴沉而又嘹亮的水池,) 震响灵魂里永远是未来的空洞。
知道吗,你这个为枝叶虚捕的海湾, 实际上吞噬著这些细瘦的铁栅, 任我闭眼也感到奥秘刺目, 是什么躯体拉我看懒散的收场, 是什么头脑引我访埋骨的地方? 一星光在那里想我不在的亲故。
充满了无形的火焰,紧闭,圣洁, 这是献给光明的一片土地, 高架起一柱柱火炬,我喜欢这地点, 这里是金石交织,树影憧憧, 多少块大理石颤抖在多少个阴魂上; 忠实的大海倚我的坟丛而安眠。
出色的忠犬,把偶像崇拜者赶跑! 让我,孤独者,带著牧羊人笑貌, 悠然在这里放牧神秘的绵羊—— 我这些宁静的坟墓,白碑如林, 赶走那些小心翼翼的鸽群. 那些好奇的天使、空浮的梦想!
人来了,未来却是充满了懒意, 干脆的蝉声擦刮著干燥的土地, 一切都烧了,毁了,化为灰烬, 转化为什么祥一种纯粹的精华…… 为烟消云散所陶醉,生命无涯, 苦味变成了甜味,神志清明。
死者埋藏在坟茔里安然休息, 受土地重温,烤干了身上的神秘。 高处的“正午”,纹丝不动的“正午” 由内而自我凝神,自我璀璨…… 完善的头脑,十全十美的宝冠, 我是你里边秘密变化的因素。
你只有我一个担当你的恐惧! 我的后悔和拘束,我的疑虑, 就是你宏伟的宝石发生的裂缝!…… 但是啊,大理石底下夜色深沉, 却有朦胧的人群,靠近树根. 早已慢慢地接受了你的丰功。
他们已经溶化成虚空的一堆, 红红的泥土吸收了白白的同类, 生命的才华转进了花卉去舒放! 死者当年的习语、个人的风采、 各具一格的心窍,而今何在? 蛆虫织丝在原来涌泪的限眶。
那些女子被撩拨而逗起的尖叫, 那些明眸皓齿,那些湿漉漉的睫毛, 喜欢玩火的那种迷人的酥胸, 相迎的嘴唇激起的满脸红晕. 最后的礼物,用手指招架的轻盈, 都归了尘土,还原为一场春梦。
而你,伟大的灵魂,可要个幻景 而又不带这里的澄碧和黄金 为肉眼造成的这种错觉的色彩? 你烟消云散可还会歌唱不息? 得!都完了!我存在也就有空隙, 神圣的焦躁也同样会永远不再。
瘦骨嶙峋而披金穿黑的“不朽” 戴著可憎的月桂冠冕的慰借手, 就会把死亡幻变成慈母的怀抱, 美好的海市蜃楼,虔敬的把戏! 谁不会一眼看穿,谁会受欺—— 看这副空骷髅,听这场永恒的玩笑!
深沉的父老,头脑里失去了住户, 身上负荷著那么些一铲铲泥土, 就是土地了,听不见我们走过, 真正的大饕,辩驳不倒的蠕虫 并不是为你们石板下长眠的人众, 它就靠生命而生活,它从不离开我!
爱情吗?也许是对我自己的憎恨? 它一副秘密的牙齿总跟我接近, 用什么名字来叫它都会适宜! 管它呢!它能瞧,能要,它能想,能碰。 它喜欢我的肉,它会追随我上床, 我活著就因为从属于它这点生机!
齐诺!残忍的齐诺!伊里亚齐诺! 你用一枚箭穿透了我的心窝, 尽管它抖动了,飞了,而又并不飞! 弦响使我生,箭到就使我丧命! 太阳啊!……灵魂承受了多重的龟影, 阿基利不动,尽管用足了飞毛腿!
不,不!……起来!投入不断的未来! 我的身体啊!砸碎沉思的形态! 我的胸怀啊,畅饮风催的新生!
对!赋予了谵狂天灾的大海, 斑斑的豹皮,绚丽的披肩上绽开 太阳的千百种,千百种诡奇的形象, 绝对的海蛇怪.为你的蓝肉所陶醉, 还在衔著你鳞鳞闪光的白龙尾, 搅起了表面像寂静的一片喧嚷。
起风了!……只有试著活下去一条路! 天边的气流翻开又合上了我的书, 波涛敢于从巉岩口溅沫飞迸! 飞去吧,令人眼花缭乱的书页! 进裂吧,波浪!用漫天狂澜来打裂 这片有白帆啄食的平静的房顶。
我感动落泪了......
——这你写的——我问余光中
是我写的,余光中说。
我决定了!
我跪下!瞌三个响头!!!!!!
吾皇余光中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光中大笑,像个孩子一样的淘气的哈哈大笑!
哇哈!!!!!!哇哈!!!!!!哇哈哈哈!!!!!!
1976年,我正跟余光中、王昶雄、吴晟、李敏勇、李乔、李魁贤、杜潘芳格、林亨泰、马汉茂、莫渝、黄娟、詹冰、叶石涛、锺肇政等人见面聚餐。
我眼镜呢?
女诗人廖之韵问著。
陈雪一直找,找不到,后来我们大家帮她找,也找不到......
在我这呢!
余光中说。
那时,我感到余光中身上,有股浩然正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在哪?
廖之韵好奇的看余光中。
在这!
余光中忽然脱下裤子亮出小鸡鸡!
哇!!!!!!!
女诗人廖之韵吓哭跑掉了......
后来,有次我到余光中家,看到了无法置信的......
牧神:
林泽的仙女们,我愿她们永生。
多么清楚
她们轻而谈的肉色在空气中飞舞, 空气却睡意丛生。
莫非我爱的是个梦? 我的疑问有如一堆古夜的黑影 终结于无数细枝,而仍是真的树林, 证明孤独的我献给了我自身—— 唉!一束祝捷玫瑰的理想的假象。 让咱们想想……
也许你品评的女性形象 只不过活生生画出了你虚妄的心愿! 牧神哪,幻象从最纯净的一位水仙 又蓝又冷的眼中象泪泉般涌流, 与她对照的另一位却叹息不休, 你觉得宛如夏日拂过你羊毛上的和风? 不,没有这事!在寂静而困倦的昏晕中, 凉爽的清晨如欲抗拒,即被暑气窒息, 哪有什么潺潺水声?唯有我的芦笛 把和弦洒向树丛;那仅有的风 迅疾地从双管芦笛往外吹送, 在它化作一场旱雨洒遍笛音之前, 沿著连皱纹也不动弹的地平线, 这股看得见的、人工的灵感之气, 这仅有的风,静静地重回天庭而去。 啊,西西里之岸,幽静的泽国, 被我的虚荣和骄阳之火争先掠夺, 你在盛开的火花下默认了,请你作证: “正当我在此地割取空心的芦梗 “并用天才把它驯化,远方的青翠 ‘闪耀著金碧光辉,把葡萄藤献给泉水, “那儿波动著一片动物的白色,准备休息, 一听到芦笛诞生的前奏曲悠然响起, 惊飞了一群天鹅——不!是仙女们仓皇 逃奔 “或潜入水中……”
一切都烧烤得昏昏沉沉, 看不清追求者一心渴望了那么多姻缘 凭什么本领,竟能全部逃散不见 于是我只有品味初次的热情,挺身站直, 在古老的光流照耀下形单影只, 百合花呀!你们当中有最纯真的一朵。
除此甜味,她们的唇什么也没有传播, 除了那柔声低语保证著背信的吻。 我的胸口(作证的处女)可以证明: 那儿有尊严的牙留下的神秘的伤处, 可是,罢了!这样的奥秘向谁倾诉? 只有吐露给向天吹奏的双管芦笛, 它把脸上的惶惑之情转向它自己, 在久久的独奏中入梦,梦见咱俩一同 假装害羞来把周围的美色逗弄, 让美和我们轻信的歌互相躲闪; 让曲调悠扬如同歌唱爱情一般, 从惯常的梦中,那纯洁的腰和背—— 我闭著双眼,眼神却把它紧紧追随—— 让那条响亮、虚幻、单调的线就此消逝。
阿,狡诈的芦笛,逃遁的乐器,试试! 你快重新扬花,在你等待我的湖上! 我以嘈杂而自豪,要把女神久久宣扬; 还要用偶像崇拜的画笔和色彩 再次从她们的影子上除去裙带。 于是,当我把葡萄里的光明吸干, 为了把我假装排除的遗憾驱散, 我嘲笑这夏日炎灸的天,向它举起 一串空葡萄,往发亮的葡萄皮里吹气, 一心贪醉,我透视它们直到傍晚。
哦,林泽的仙女、让我们把变幻的回亿 吹圆: “我的眼穿透苇丛,射向仙女的颈项, “当她们把自己的灼热浸入波浪, “把一声怒叫向森林的上空掷去, “于是她们秀发如波的辉煌之浴 “隐人了碧玉的颤栗和宝石的闪光! “我赶来了;啊,我看见在我脚旁 “两位仙女(因分身为二的忧戚而憔悴)) “在冒险的手臂互相交织间熟睡; “我没解开她们的拥抱,一把攫取了她们, “奔进这被轻薄之影憎恨的灌木休, “这儿,玫瑰在太阳里汲干全部芳香, “这儿,我们的嬉戏能与燃烧的白昼相 象。” 我崇拜你,处女们的怒火,啊,欢乐—— 羞怯的坎乐来自神圣而赤裸的重荷, 她们滑脱,把我著火的嘴唇逃避, 嘴唇如颤抖的闪电!痛饮肉体秘密的战栗: 从无情的她的脚,到羞怯的她的心, 沾湿了的纯洁同时抛弃了她们,—— 不知那是狂热的泪,还是无动于衷的露? “当我快活地征服了背叛的恐怖, “我的罪孽是解开了两位女神 。纠缠得难分难解的丛丛的吻; “当我刚想要把一朵欢笑之火 “藏进一位女神幸福的起伏之波, (同时用一个手指照看著另一位—— “那个没泛起红晕的天真的妹妹, “想让姐组的激情也染红她的白羽,) “谁料到,我的双臂因昏晕之死而发虚, “我的猎获物竟突然挣脱,不告而别, “薄情的,毫不怜悯我因之而醉的呜咽。”
随她去吧!别人还会把我引向福气, 把她们的辫子和我头上的羊角系在一起。 你知道,我的激情已熟透而绛红, 每个石榴都会爆裂并作蜜蜂之嗡嗡, 我们的血钟情于那把它俘虏的人, 为愿望的永恒之蜂群而奔流滚滚。 当这片森林染成了金色和灰色, 枯叶之间升起一片节日的狂热: 埃特纳火山!维纳斯恰恰是来把你寻访, 她真诚的脚跟踏上你的火热的岩浆, 伤心的梦雷鸣不止,而其火焰渐渐消失。 我捉住了仙后!
逃不掉的惩罚…… 不,只是, 沉重的躯体和空无一语的心灵 慢慢地屈服于中午高傲的寂静。 无能为力,咱该在焦渴的沙滩上躺下. 赶快睡去,而忘却亵渎神明的蠢话, 我还爱张著嘴,朝向葡萄酒的万应之星!
别了,仙女们;我还会看见你们化成的影。
我感动落泪了......
——这你写的——我问余光中
是我写的,余光中说。
我决定了!
我跪下!瞌三个响头!!!!!!
吾皇余光中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光中大笑,像个孩子一样的淘气的哈哈大笑!
哇哈!!!!!!哇哈!!!!!!哇哈哈哈!!!!!!
1995年,1995年闰八月出版,造成社会恐慌,人心不安。
1996年,台湾举行首次民选总统选举,中国试射飞弹。
恐怖!哇!很恐怖内!哇哦!
余光中整天对我们说恐怖!哇!很恐怖内!哇哦!
1999年,世界末日......
如果说我是月亮,那么余光中就是太阳,如果我是黄庭坚,那么余光中就是苏轼,如果我是光速,那么余光中就是超光速,如果我是人,那么余光中就是上帝!
跟余光中比起来!我什么都不是!
光中六十
写诗八百
光中八十
写诗一千
余光中是台湾写诗最多的人!!!!!!
余光中的诗,无论质量,皆属一流!!!!!!
余光中的诗,深度广度,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空前绝后!!!!!!
对余光中的评论[编辑]
§文学评价[编辑] 陶杰: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 向明:诗经、楚辞,唐、宋诗的名句,西洋典籍、旧约圣经,在他的诗中出出入入,自然轻巧,一点也不影响他诗中纯正现代风韵。 林沛理: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 夏志清:余光中所向往的中国并不是台湾,也不是共党统治下的大陆,而是唐诗中洋溢著‘菊香与兰香’的中国。[12] 黄维梁:用紫色笔写诗,用金色笔写散文,用黑色笔写评论,用红色笔编辑文学作品,用蓝色笔翻译……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余光中的散文,则‘精新郁趣、博丽豪雄’八字当可称职。把他的散文放在中国历代最优秀的散文作品中,余光中的毫不失色。他的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璀璨的奇葩。这是对他散文最稳重最保守的评价……他的散文,通体洋溢著一股堂堂正正之气。那是一种自给自足、绰有馀裕的才能,原无须借助外力、事件或经历的成全。我以为,一旦具备了余光中的才能,那么无论生在何时,长于何方,他都必然会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大显峥嵘。
§人格与政治评价[编辑] 李敖以为余光中“文高于学,学高于诗,诗高于品”,定性为“一软骨文人耳,吟风弄月、咏表妹、拉朋党、媚权贵、抢交椅、争职位、无狼心、有狗肺者也”。并且斥责他“过去反共,现在跑回中国大陆到处招摇”。在李敖的“李敖有话说”112期中,定性余为“马屁诗人”、“半票作家”,而且对余光中对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极为鄙视。认为其到大陆也不过是投机而已。2011年7月的香港书展,李敖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走向》演讲中再次批评余光中:“余光中80多岁了,如果40年前就死了,他还是余光中,因为后40年都没进步嘛。”[13] 学者赵稀方表示:“据台湾的朋友告诉我,大陆的‘余光中热’让台湾的左翼文坛感到很吃惊。我想补充的是,‘余光中热’让我们大陆稍有台港文学知识的学者感到惭愧!”“目前的‘余光中热’是出于大陆读者对于台港历史和文学史的无知。”事实上,余光中在台湾文坛上的恶名,始于“唐文标事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戒严时期,仍是肃杀之气,余光中毫不客气的扣上唐文标一顶“红帽子”。[14] 辛在台曾批评余光中为“一个附庸于政治权力的投机诗人”,是机会主义的没骨文学风格,余光中为了让其诗集能在中国大陆顺利出版,不惜删除《违反交通》、《国殇》、《赞香港》、《召魂》四首诗,而这些皆与六四天安门屠杀事件相关。[1] 诗人张德本批判余光中:“我为何要在二OOO年第十九届高雄市文艺奖颁奖典礼上,抗议余光中呢?抗议余光中‘打压台湾文学!’抗议余光中‘狼来了!’抗议余光中‘作家的风骨何在?’‘狼来了’一文余氏不敢将之收录于结集,这段‘乡土文学论战’余氏角色论点的历史公案,《余光中传》里回避不敢触及,难道是心虚吗?诗人要像战士勇于面对昔日‘光荣’的战役。”[15] 陈映真在2000年《联合文学》杂志九月号发表《关于台湾“社会性质”的进一步讨论--答陈芳明先生》一文,引用陈芳明《鞭伤之岛》一书,余光中向王昇密告陈映真一事,质疑余光中在当年乡土文学论战中,与国民党特务系统的关系。而根据陈映真该文,他写道:“而余光中在最近的一个场合中,因他当年假借权力压迫乡土文学而当场受到一个青年公开的抗议后,作了这回应:他当年反对的不是乡土文学,而是‘工农兵文学’!显见他至今丝毫不以当年借国民党的利刃取人性命之行径为羞恶。” 马英九总统被国际知名的《经济学人》杂志评为bumbler,全台舆论沸腾。余光中说,其实bumbler就是“拙”的意思,表示踏实、负责任、不轻举妄动,如同大智若愚、愚公移山、大巧若拙,是媒体翻译有问题。许多评论者并不认同馀光中这种观点,如金恒炜即指出:余光中把“笨蛋”换装成“大巧”,就像把大粪变成黄金,污辱了所有人智商,也把自己的专业踩在脚底。[16]沈政男指出:余光中英文不错,但有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梁实秋好吗?梁实秋编的《远东英汉字典》里说,bumble指的是“失败、搞糟、喃喃不清的说”,哪里有“大巧若拙”的意思?[17]
§获奖纪录[编辑] 1962年 台湾,获中国文艺协会所颁的中国文艺奖章新诗奖。 1966年 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982年 台湾,《传说》获台北市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1984年 台湾,第七届吴三连文艺奖散文奖,《小木屐》获台北市新闻局金鼎奖之歌词奖 1989年 台湾,国家文艺奖新诗奖、主编的《中华现代文学大系》获得金鼎奖 1994年 台湾,《从徐霞客到梵谷》获得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7年 大陆,中国诗歌艺术学会致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1998年 台湾,文工会第一届五四奖的文学交流奖,并以散文集《日不落家》获得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中山大学杰出教学奖,斐陶斐杰出成就奖,行政院国际传播奖章 1999年 台湾,以《日不落家》获得吴鲁芹散文奖 2000年 台湾,高雄市文艺奖;以诗集《高楼对海》获得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2001年 大陆,深圳版散文选《大美为美》列入《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丛书;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2007年 台湾,获国立台湾大学颁授杰出校友 2008年 台湾,获国立政治大学颁授名誉文学博士 2011年 台湾,获国立中山大学颁授名誉文学博士 2012年 台湾,获元智大学颁授桂冠文学家 2014年 台湾,获行政院文化奖
§作品[编辑]
隔水呼渡 余光中,九歌,出版日期:1990/01/15
结网与诗风─余光中七十寿庆论文集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9/06/0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1998/10/01
秋之颂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9/09/15
日不落家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8/11/01
蓝墨水的下游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8/11/01
五行无阻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8/11/01
天狼星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1998/10/15
八十五年诗选 余光中 萧萧/主编 ,现代诗季刊社,出版日期:1997/06/09
800字小语(10) 余光中 等著 ,文经社,出版日期:1997/01/15
安石榴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1996/05/01
§2000年至今[编辑]
[1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平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7/05/02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精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7/05/02
余光中诗选(平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6/04/17
余光中诗选(精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6/04/17
莲的联想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7/08/27
余光中幽默文选 余光中/著 ,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05/06/08
铁肩担道义 余光中等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7/05/06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江甦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1/01
高楼对海(新版)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6/12/01
情人的血特别红:余光中自选集 余光中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5/0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6/08/05
从徐霞客到梵谷(重排新版)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6/06/27
起向高楼撞晓钟:二十堂名家的国文课 余光中等/著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6/01/0
中华现代文学大系第二卷全套12册平装(小说3册 散文4册 评论2册 戏剧1册 诗2册) 余光中等/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5/11/01
自豪与自幸 余光中等/著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5/05/05
青铜一梦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5/02/01
天国的夜市 余光中/著 ,三民,出版日期:2005/01/05
守夜人(中英对照新版)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4/11/20
余光中精选集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2/10/31
飞毯原来是地图 余光中/著 ,三联(香港),出版日期:2004/01/10
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著 ,江甦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10/01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2/03/10
梵谷传,Lust for Life. 余光中笔译作品,台湾台北内湖,大地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8
艾略特的心灵世界 余光中等/著 ,雅歌,出版日期:2001/12/30
高楼对海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0/07/01
逍遥游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0/06/15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平装)
藕神 余光中,九歌,出版日期:2008/10/01
我叫陈柏达,是1929年出生的,今年已经87岁了......
我的一生全被余光中毁了......
绝望的歌
为什么那般的忧郁萦绕在我心头
主啊
此刻,雨水打在我身上
谁听到了那阵寒冷的,痛苦的,悲泣
流浪
永无止尽的往远方离去
我们徬徨在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
而你,究竟将带众人何处去
如果有绝对的邪恶存在
也有绝对的善
你的面前
等待的是你的仆人
是啊,我主,我在这里
求你差遣我!
他们要受苦到几时
眼泪都流干了
活著,可要记住
惟恐以后的人再犯同样的错了
时候将到
来日无多
悲剧
开始了
如同所有人那样
阵痛来自于母亲的子宫
血
血泊中我们重生
不经一事
不长一智
她们有白色的羽翼
驻足,然后微笑
雪花飘
那个冬天我似乎看见了一切
那个冬天我似乎看见了一切
当未来我重新再看见时
花儿歌唱,树叶纷飞
美好的,温暖的,舒适的
你在那里等
是的,我就快来了
火车的声音喀嗤喀嗤
摇篮里,心跳砰咙砰咙,我们不久后即将到达停靠站
哪里去了
这里空无一人
为什么抛弃我们
为什么他们在哀号
然而我遇到你
我呆住了,问,你究竟是谁
你眨眨眼笑了
于是我们俩开始奔跑
你还在听吗
是的
是的
你又笑了
我看见那些七彩缤纷的光
全洒在你身上
我听见那些五颜六色的声音
全从你的嘴巴里出来
我闻到那些三麝四草的香味
全环绕在你周围
你,美丽的女神,我要赞美你
正是因为那一刹那的晨光照亮了我们
顺流而下
向前,向前
──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不知道
──你可曾来过这里?──
不曾
──你认识我吗?──
不
我大叫!
是你!
我们在赤壁
我们在凑川
我们在斯大林格勒
我们在诺曼第
我们在这里
台湾
你说了这里
但,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么做?
我愤怒的离开了
马儿在远方等待著
叶子黄了
掉在被人遗忘的所在
河水干了
我们不再有水喝
一排排老人
一排排病人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没有人愿意理他们
那么多年
没有你的踪影
你在哪里?
J.W.V.G.
J.W.V.G.
你在哪里?
夜晚来临
我一个人在咖啡厅里
望著窗外
啊!令人心碎的萨克斯风!啊!多事之秋!
一双双倦怠的眼神
累了,困了,想睡觉了
悲剧
开始了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死在金钱的统治下!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死在物质的利益上!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死于纵欲!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升学主义!官僚主义!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知识份子的覆没!道德价值的沦亡!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消费社会的兴起!过多的媒体干预!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新帝国的形成!国家之间的对抗!大患难!
正是那个冬天你埋葬了我们!
死亡!一切!一切都会!迎接死亡!
我们都将死去
然而,明天
明天
太阳依旧升起
明天
夜里还是会有星星
明天
田里的稻子还是那么香
明天
茉莉花依然歌唱
明天
孩子们会笑,哥哥妹妹在玩耍
明天
妈妈还是会到市场去买菜,全家人在一起渡过除夕和新年
明天
男人和女人在一起跳舞,来自全球,来自各地
明天
再也没有不公不义,所有的人都会在一起,一起欢喜的在你面前,一次又一次的欢喜
明天
明天
为什么??????
天啊......
——余光中是天才诗人——
台湾诗人陈柏达